中国资产成为国际资本香饽饽,香港深圳广州分享金融盛宴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实力揭秘:三座城市拿下全球资本大半流量
香港IPO回暖695%!国际资本为何重仓中国资产
从港股IPO到数字人民币,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创新全面爆发
深圳富翁增长142%全球第一!大湾区造富密码破解
![]()
国际资本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配置中国资产,而香港、深圳和广州这三座城市,凭借独特的金融优势,成为全球资本追逐的热点。
中国人民银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境外机构持有中国债券规模已达4.2万亿元,同比增长28%。国际资本正在加速流入中国市场,寻找优质投资机会。
![]()
在这场资本流动中,粤港澳大湾区的三大核心城市——香港、深圳和广州展现出独特吸引力。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巩固,2025年上半年香港新股融资额达到141亿美元,相比2024年同期增长近7倍。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上市规则改革,包括推出“科企专线”和优化定价机制,为创新企业提供更便捷的上市途径。
![]()
深圳作为科技与金融融合的典范,正在创造惊人的财富增长奇迹。这座城市的百万富翁数量在过去十年间增长了142%,增速位居全球首位。深圳的成功源于其完善的硬件创新生态和产业配套体系,从华为、比亚迪、腾讯等科技巨头走出的创业者,带着技术积累与人脉资源,在三五年内就能快速组建新公司。
![]()
深圳在机器人产业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人形机器人零部件国产化率已经超过90%。作为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三大件”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电机,深圳企业表现突出。汇川技术占据国内伺服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杉川谐波、同川科技则位居国内谐波减速器前三。
![]()
广州虽然不以金融业著称,但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大湾区核心引擎,金融业保持稳健增长态势。2024年,广州实现金融业增加值3049亿元,成为全国第四个金融业增加值超3000亿元的城市。2025年上半年,广州金融业增加值达到1583.92亿元,同比增长4.8%,占GDP比重超过10%。
![]()
广州期货交易所表现亮眼,多个品种累计成交突破5亿手,成交额近30万亿元,成为大湾区金融创新的重要平台。在绿色金融领域,广州正在积极打造国际碳期货市场的中国话语权,这涉及到信息披露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产品定价机制构建以及资金跨境流动等关键环节。
粤港澳大湾区正在构建协同发展的金融生态圈。“深港通”累计交易额突破100万亿元,“跨境理财通”业务规模超过1200亿元,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不断深化。广东省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9.3%,存贷款规模、证券交易额、上市公司数量、保费收入等主要指标持续居全国首位。
![]()
政策支持为大湾区金融发展注入新动力。深圳推出系列高“含金量”政策,包括每年发放5亿元“训力券”、1亿元“模型券”、5000万元“语料券”,并设立100亿元人工智能和具身机器人产业基金。金融监管总局持续加强内地和港澳金融领域的合作,推进大湾区的金融改革创新,允许港澳银行内地分行开办银行卡业务,降低港澳金融机构参股内地保险公司的标准。
![]()
人才集聚效应在大湾区尤为明显。深圳以开放包容与创新活力,正汇聚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顶尖人才。从早期引进高文、徐扬生、沈向洋、李泽湘等学科领军者,到近年汇聚戴建生、潘毅等权威专家,深圳已构建起全维度人才矩阵。
![]()
香港正在重新定义国际金融中心的角色。不再仅仅是外资进入中国的门户,更是中国资产走向全球的桥梁。2025年8月,香港《稳定币条例》正式生效,凸显了香港在数字资产领域的进取心。稳定币作为连接加密资产和现实世界的“桥梁”,将为加密资产运用于支付、结算提供极大便利。
深圳正在重新定义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方式,不再是简单的技术引进,而是构建完整的创新生态系统。广州则在绿色金融和期货交易领域开辟新的赛道,探索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新路径。
![]()
三座城市,三种不同的金融发展路径,共同编织起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图景,成为中国参与全球金融竞争的重要支点。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的背景下,这三座城市正在书写中国金融业发展的新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