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央视《新闻联播》的当家面孔,二十多年如一日端坐在主播台前,却在今年被“卷入”一起假货风波——
明明没带货,却在网络上成了“主播”;明明没说话,却“亲口推荐”保健品。
![]()
消费者怒斥她良心被狗吃了,她却是一头雾水的受害者。
李梓萌,怎么也没想到,有一天自己的脸和声音会被AI技术拿来卖假鱼油,还差点背上骗钱的锅。
一
李梓萌出生于辽宁,从小就是别人眼里的“学霸”。1996年,她凭借全省专业第一的成绩考进北京广播学院(如今的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专业里一抓一把的人才,她却始终能脱颖而出。
大学毕业时,央视来校选人,她被列入“待定”名单,却在毕业前半年的时间里抓住机会实习,逐渐站稳脚跟。从《国际时讯》《朝闻天下》一路干到《新闻联播》,她花了整整七年。
![]()
2007年,李梓萌正式成为新闻联播主播,成为当时该节目史上最年轻的女主持之一。但观众却觉得她“太嫩”,甚至有观众写信说,看起来像刚出校门的学生,缺乏老练与权威感。
为了更适配岗位风格,她特意定制了假发套。一戴就是十几年,直到2021年,她参加综艺《你好生活》摘下假发,观众才发现:原来这个严肃的主持人竟然长着一张元气少女脸。
![]()
二
时间来到2025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带货风波”把李梓萌推到了风口浪尖。
2月起,一个名叫“央视优选健康馆”的账号在短视频平台突然爆火。账号头像是李梓萌,直播间里“她”穿着深色西装,字正腔圆地讲解某款“深海多烯鱼油”的神奇功效——可以缓解高血压、改善记忆、预防手麻脚麻。
![]()
整场直播看起来专业十足,背景板上还写着“央视推荐”“权威保证”。
观众一看,哟,这不是新闻联播里那个熟悉的脸嘛?李梓萌都来推荐的东西,肯定靠谱。于是,不少人一口气下单,买回家给老人吃,甚至有人直接买了好几盒准备送礼。
可货一到手,立马傻了眼。瓶子粗糙得像地摊货,胶囊一捏就破,甚至还有甜味。拿去检测一查,根本没啥鱼油,全是糖分,连保健品认证都没有。
![]()
愤怒的消费者开始在评论区骂人:“李梓萌,你不讲良心!”、“央视脸都不要了?”、“借国台名义骗人,真是太失德!”
一时之间,谴责声如潮水般涌来。
而此时的李梓萌,还在忙着准备晚上的《新闻联播》,对这事一无所知。
![]()
三
直到央视同事把截图拿到李梓萌面前,她才看清——画面里的确是“她”,神态、语气、手势几乎一模一样。但她敢打包票,那绝对不是自己。
原来,这是不法分子利用AI技术,仿造出她的“换脸视频”。不仅脸像,连声音都是AI伪造的。这段带货视频,完全是合成出来的“假李梓萌”。
![]()
李梓萌每天都能接到陌生网友发来的骂声、质问,甚至还有人电话指责她“为了钱不顾观众信任”。她一边委屈,一边气愤,第一时间联系央视法务并报警。
随后,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管局迅速出手调查。结果查清楚了:
- 这场“央视主播带货鱼油”直播,是某科技公司用AI技术伪造李梓萌形象;
- 所售鱼油是普通糖果,成本不到20元;
- 利用央视主持人形象虚假宣传,构成严重违法。
![]()
最终,该公司被罚20万元,5名相关人员被刑拘,涉事直播间被永久封禁。这也是全国首例因AI换脸伪造名人形象进行商业诈骗的案件。
四
李梓萌的遭遇并不是个例。
![]()
比如跳水奥运冠军全红婵。她的淳朴形象赢得全国观众喜爱,没想到却成了骗子眼里的“香饽饽”。
去年,短视频平台上就冒出了多个“全红婵直播卖土鸡蛋”的视频,内容里她穿着国家队服装,操着广东口音推荐自家土鸡蛋,并称“为了补贴家里”。
![]()
视频一看就像真人录的,不少中老年人信以为真,冲着冠军情怀下单买单。有视频数据显示,一款“全红婵推荐”的鸡蛋,销售量超过4万件。
但事实上,这些视频全是假合成,全红婵本人当时正处于封闭集训,根本没做直播卖货。
![]()
![]()
她哥哥全进华还特地开直播澄清,直言:“这完全是骗人的,妹妹根本没时间也没可能去搞这些。”
类似的,还有“靳东直播表白中年妇女”、“雷军推荐炒股APP”……一旦形象深入人心,就很容易被AI盯上。
![]()
这些AI视频仿真度极高,普通人很难辨别真假。骗子背后的“技术团队”,甚至专门研究名人的发音、表情、肢体习惯,确保看起来“像极了”。
五
这类AI诈骗为什么能屡屡得手?
一是因为AI技术现在太先进,造个“假人”视频已经不难了,甚至连普通电脑都能做到“换脸+配音”一条龙操作;
二是因为大部分人还是“眼见为实”,以为看到就是真的,忽视了验证账号来源、查官方认证的必要性;
![]()
三是平台审核机制滞后,一旦仿冒视频被识别出来,骗子早就“转号跑路”。
如今,国家网信办等多个部门已联合发文,要求平台对AI生成内容强制添加水印标识,并对换脸服务商进行备案管理。对名人形象未经授权用于商业用途,也将面临刑事处罚。
央视也加强了主持人形象保护制度,李梓萌案之后,平台对其形象管理更为严格,一旦发现假冒账号,会第一时间下架处理并移交公安处理。
![]()
六
被AI利用带货这件事,对李梓萌而言既是伤害也是提醒。
她在央视主持多年,从来没有炒作过私事,也从未走进商业活动。她的坚持和敬业,本应是她的保护伞,却反被利用成了“诈骗话术”。
不过,风波过后,李梓萌并没有消沉,依旧准时坐在播报台前,保持一贯的沉稳语速和专业风格。她没有就此“躲起来”,反而用行动回应所有质疑。
![]()
她也通过法律手段捍卫自己的权益,并在访谈中呼吁公众对AI伪造保持高度警惕。
如今,李梓萌依然是《新闻联播》的“钉子户”,依然保持高频出镜,依然每天为观众传递真实新闻。
或许她并不擅长在镜头外替自己“发声”,但公众已开始理解她、支持她,媒体也在用实际行动还她一个清白。
![]()
结语:
李梓萌是这场AI仿冒风波中被迫站上“带货台”的人。
她的“罪名”是长了一张被信任的脸,说着一口有说服力的普通话,恰巧又是公众耳熟能详的“央视主播”。
![]()
可AI技术被滥用的背后,不只是名人倒霉,更是普通人上当。每一次信任被诈骗利用,伤害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整片信任土壤。
李梓萌这次替更多人“踩了雷”,也让大家意识到:别光盯着画面真不真,更要思考信息是不是可信的。
![]()
未来一定还会有AI骗局不断涌现,但只要平台把关更严,观众多一分怀疑,法律更及时跟上,“李梓萌式冤案”,也许就能少一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