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万婚宴疑似用预制菜:高价消费里的“知情权”争夺战…
西贝预制菜风波引发的抵制浪潮尚未平息,上海一场高端婚宴又将预制菜争议推向新的舆论焦点。当消费者对“新鲜”的诉求日益强烈,预制菜产业链的存在与市场监管的边界再次成为热议话题,而这场37万元的婚宴纠纷,恰是这一矛盾的集中爆发。
![]()
近日,上海一女子为婚礼精心筹备,在某酒店定制了42桌婚宴,每桌标准高达8888元,总花费37万余元。这本该是一场圆满的庆典,然而婚宴结束后,宾客们的反馈却让新人陷入尴尬与愤怒。不少宾客在社交平台吐槽菜品“味道糟糕”,甚至有鸡肉菜品带着血水,与高昂的定价严重不符。基于这些反馈,女子怀疑酒店并未提供承诺的现制菜品,而是使用了成本更低的预制菜。
![]()
带着疑虑,女子主动与酒店交涉,对方却信誓旦旦地保证“没有一道菜是预制菜”,坚称所有菜品均为当日现做。为了求证,女子前往酒店后厨,眼前的景象却直接推翻了酒店的说法:操作台上堆放着大量罐头包装,新鲜蔬菜难觅踪迹;橱柜里整齐码放着各类预包装食品,工作人员只需简单加热或水煮便可端上餐桌。
![]()
从八宝饭、德国咸猪手等点心菜品,到酒店招牌菜“马蹄笋”,均为提前加工好的预制菜,部分产品保质期长达半年以上。即便考虑到婚宴规模较大,冷冻虾的使用尚可理解,但连熟虾都为冷冻预制,早已失去了新鲜食材应有的鲜味,这样的菜品口感甚至不如家常馒头。
![]()
令人意外的是,面对铁证如山的后厨场景,酒店不仅拒绝承认使用预制菜,反而采取强硬态度,以“发布不实言论”为由向女子发送律师函,要求其立即删除相关视频并公开道歉。
![]()
记者随后联系酒店客服,得到的回应是“无法回应”;而宴会厅订餐热线工作人员则表示“已展开调查”,但未透露任何调查细节与进展。酒店这种“先否认再威胁”的操作,彻底点燃了公众的不满情绪。
![]()
事实上,自西贝预制菜风波后,社会上对预制菜的讨论从未停止。一方面,预制菜产业链已形成多年,凭借标准化生产、高效供应等优势,在餐饮行业占据重要地位,其存在的价值与行业意义不可完全否定;另一方面,消费者对新鲜食材的追求合情合理,“想吃新鲜菜”的诉求本应得到尊重。
![]()
争议的核心并非预制菜本身,而是商家的欺瞒行为——正如网友所言,“新鲜菜有新鲜菜的价格,预制菜有预制菜的价值,我可以选择不吃,但你不能不告诉我实情”。
此次婚宴事件中,酒店以8888元每桌的高端标准收费,却疑似用预制菜以次充好,不仅违背了诚信经营原则,更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与公平交易权。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商家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不得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酒店的行为显然已触碰法律红线与道德底线。
事件曝光后,网友们纷纷发声,呼吁加强预制菜市场管控。大家普遍认为,有关部门应加大对预制菜生产、流通及餐饮使用环节的监管力度,明确预制菜标识规范,同时完善价格监管机制,杜绝商家“高价卖预制菜”的乱象。而对于餐饮企业而言,诚信是立足之本,与其在被质疑后用律师函“维权”,不如主动公开食材信息,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
一场本该温馨的婚宴,最终因预制菜争议闹得沸沸扬扬。这起事件再次提醒我们:预制菜可以存在,但欺瞒不能容忍。只有让消费者拥有充分的知情权与选择权,让监管覆盖每一个环节,才能实现餐饮行业与消费者的双赢,让美食真正成为生活中的美好体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