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8日,北京秋雨淅沥,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内白菊低垂。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振宁先生,因病于当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这位以“杨-米尔斯理论”重塑现代物理学版图的巨人,在跨越一个世纪的生命旅程中,始终将科学探索与家国命运紧密相连,最终以“沐光而行”的姿态,为人类文明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
杨振宁的夫人翁帆在《光明日报》撰文悼念,以“他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概括丈夫的一生。她回忆,杨振宁晚年常吟诵自己90岁时所作的英文诗《九十抒怀》:“我的一生是沐光而行的一生,如斯如愿;理想奉献的一生,不屈不折;无怨无悔……福寿绵长。
![]()
10月23日有媒体公布了南开大学教授葛墨林回忆与杨振宁最后一次见面的场景,从葛墨林的描述中能够感受到翁帆对杨振宁先生无微不至的照顾。
![]()
葛墨林先生表示,杨先生在这过去一个月一直是处于呃病危的状态。
![]()
![]()
我跟我老伴儿这个是9月20号左右吧,还到到北京医院。在医院里看了一下眼睛。就是那时候呢他已经是在这个就是就是吸氧,神志还清醒,但是人已经已经不不怎么能动了,就几乎听不见什么东西。
![]()
都是翁帆用这小白板上给他写上字儿,他眼睛特别好,他能看见。
![]()
![]()
翁帆告诉他说葛墨林来了,他很有感觉,感觉还行,就马上还扭了一下脸。他这个手还在那动了一动,他还问他的说话声很小,因为他吸着氧嘛,就是就是那翁帆要耳朵贴着他才能听清。
![]()
后来国庆过了以后,这个16号那时候整个比较身体情况就就就不行了。就到17号的时候呢,这个17号晚上的时候,就是他们给我来了个信息,就是说还比较平稳。原来都觉得不行了嘛,就18号就去世,他们都说很安详的就睡过去了。
![]()
1957年,年仅35岁的杨振宁与李政道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以“宇称不守恒”理论打破物理学百年定论。他提出的“杨-米尔斯规范场论”被誉为20世纪物理学“皇冠上的明珠”,为粒子物理标准模型奠定基石,至今仍是量子计算、凝聚态物理等前沿领域的核心工具。
![]()
在美国生活半个多世纪,杨振宁的办公室始终悬挂清华园照片,书架上摆着父亲手写的诗集。他早年曾放弃美国国籍回归清华,主持创建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培养了大批青年学者。
杨振宁的离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落幕。此刻,物理学界的星空或许暂时暗淡,但杨振宁点燃的智慧之光,将永远在人类文明的苍穹中闪耀。愿他一路走好!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