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手房成交创历史新高,重点11城环比上升68.1%,尤其上海,深圳等核心城市增长明显,这是复苏的前奏,还是触底的反弹?
各位主子好,每周一叨,理性开炮,我是叨主周一叨。
我知道,你一看到说“新高”和“复苏”,估计又要开口骂娘了。
先别急着骂,咱今天就叨下二手房成交强势反弹,到底意味着什么?
2025年第42周(10月13日~19日),深圳二手房周录得量1696套,环比增长39.1%,创近半年来单周新高。
其中,仅10月19日(周日)当天,乐有家二手住宅门店签约量创下今年4月21日以来的单日高点,对比前一周日(10月12日)上涨28%:
远超国庆假期的单日签约量。
从带看方面,10月19日,二手看房量同样处于近期高点,远超国庆假期看房热度。
上海,同样表现出色。
据统计,10月12日,上海二手房单日网签量达到1266套,不仅显著高于日常水平,也创下近五个月来的单日成交新高。
显然,这波趋势,得益于8月份上海限购政策的再松绑。放开后,二手房成交进一步回暖,全月二手住宅成交17723套:
环比增长2.7%,同比增长27%。
麟评居住大数据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前9月,二手房市场恢复情况明显好于新房,成交总体规模可观、增长平稳,重点14城二手房累计成交量为1023207套,较去年同期上升9.4%,创2020年以来的新高。
此外,据克而瑞监测,2025年前9月30个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累计同比增9%,与新房成交环比转降形成鲜明对比。
无论是重点14城的数据,还是重点30城的监测,二手房在成交数据上,的确出现了积极变化。
这在叨主看来,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新房开发商陆续暴雷,导致大家对新房的需求日渐萎缩,尤其对现房的需求更加重视。
二是,当下主力买房的人还是以刚需为主,多为婚房和学区房。即,所见即所得,立买即立住的思维,催生了大量二手房的需求。
所以,买房群体中最为奇特的两波群像出现了,他们同是牛马,为了买房苦苦挣扎:
一个是职场的牛马。一个是养娃的牛马。
前者终其青春,只为在大城市安个幸福的家;后者终其一生,只为在大企业放个牛逼的娃。
扯远了,咱回来接着说。
二手房成交量虽创历史新高,但价格上依然出现了持续下滑。
按统计局9月的统计数据显示,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月下降1.0%,降幅与上月相同。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0.9%、1.0%、0.8%和1.0%。
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去年下降3.2%,降幅比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2.7%、2.4%、6.0%和1.7%。
也就是说,假如一线城市的房子套均总价是500万,那么,9月份每套房相比上月降了5万,比去年降了16万。
同样,因为新房的需求总规模在减小,根据供需理论,新房的价格必然会下跌。
环比来看,9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但北京和上海分别上涨0.2%和0.3%,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0.6%和1.0%。
同比来看,9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0.7%,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其中,上海上涨5.6%,北京、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2.6%、4.1%和1.8%。
所以,别一见量增就咋呼说回稳,别一看数据就解析成复苏。
当下人们消费持续疲软,居民存款9月又达新高,开发商退市不断,开发企业欠薪维权事件猛增,这就说明地产的好日子,远没有到来。
春江水暖鸭先知,老板又欠仨月工资。这样的行业现状,你说能叫回暖?
所以,回到开头,二手房成交激增,这是复苏的前奏,还是触底的反弹?
叨主看来,真正的复苏,只看一个结果,那就是:
量和价,双双企稳回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