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红中医:颠覆认知!2型糖尿病不是一种病,而是6种,对症调理才有效,快看看你属于哪一种?
杨小红,广州三甲医院糖尿病医师,从事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内分泌、糖尿病、肾脏疾病工作近四十年。现定期在广州宏韵中医互联网医院坐诊。
![]()
在多数人的传统观念里,2型糖尿病不过是胰岛素分泌不足,致使血糖升高的一种疾病,治疗方法似乎也较为单一,常常就是服药或者注射胰岛素。然而,随着医学研究对糖尿病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个颠覆性的观点逐渐浮现——2型糖尿病并非单一的疾病类型,而是包含了6种不同类型。每种类型的发病机制、症状和调理方向都不同,只有先分清类型,对症调理才能有效控糖。
一、胰岛素缺乏型?发病机制:中医认为多因先天禀赋不足、肝肾阴虚,导致胰岛β细胞失养受损,胰岛素分泌减少。?典型症状:多饮、多尿、消瘦、乏力,伴口干咽燥。?调理核心:滋阴清热、生津止渴,可用玉泉丸加减,搭配枸杞、麦冬泡水,忌辛辣燥热食物。
二、胰岛素抵抗型?发病机制:多由脾虚失运、肝郁化火引发,痰湿、瘀血阻滞体内,导致身体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典型症状:肥胖(尤其腹型肥胖)、肢体困重、口干口苦、情绪烦躁。?调理核心:疏肝理气、健脾化痰,用逍遥散合二陈汤加减,配合快走、八段锦等运动,减少高油高糖饮食。
三、混合型1.胰岛素缺乏+胰岛素抵抗?特点:阴虚与痰湿并存,既有多饮消瘦,又有肥胖困重。?调理:滋阴与化痰兼顾,用玉女煎合平胃散加减,需在医生指导下平衡药性。2.肠促胰素缺乏+胰岛素抵抗?特点:脾胃虚与痰湿阻滞叠加,腹胀便溏伴肥胖、乏力。?调理:健脾祛湿为主,用香砂六君子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搭配腹部按摩促消化。
四、肠促胰素缺乏型?发病机制:肠促胰素能促进胰岛素分泌,中医认为脾胃虚弱是关键。脾胃运化失常,影响肠道激素分泌,导致肠促胰素不足。?典型症状:除控糖差外,常伴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调理核心:健脾益胃,用参苓白术散加减,食疗可吃山药、莲子粥,避免生冷食物。五、早发型(发病年龄<40岁)?发病特点:多因年轻时长时间熬夜、高糖饮食、压力大,导致肝郁内热、阴虚受损,病情进展快。?调理核心:疏肝清热、养阴护胰,用丹栀逍遥散加减,严格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酗酒。
六、严重肥胖型(BMI≥30)?发病机制:痰湿内生、阻滞气机,脾胃运化严重失常,胰岛素抵抗极强。?典型症状:重度肥胖、气短、嗜睡、痰多。?调理核心:化痰祛湿、减重健脾,用三子养亲汤合防己黄芪汤加减,需结合低热量饮食和规律运动(如游泳、慢跑)。
最后,具体该如何判断和调理?1.初步判断:对照上述症状,如偏消瘦、口干多饮,可能是胰岛素缺乏型;偏肥胖、腹胀,可能是抵抗或肠促胰素缺乏型。2.关键提醒:自我判断仅作参考,需就医通过血糖、胰岛素水平等检查明确分型。3.核心原则:无论哪种类型,均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调理,不可自行用药,同时坚持控糖饮食和适度运动。最后提醒大家,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千万不要盲目使用别人的方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