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新疆昌吉市抢抓秋季造林黄金时机,在三工滩义务植树基地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近500名干部职工们以实干践行生态优先理念、为城市生态版图再添新绿,让“绿满昌吉”的生态底色在秋日暖阳下愈发浓郁。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图说:三工滩义务植树基地组织开展义务植树现场。白珂 摄
植树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大家自发组队,两人扶苗,三人铲土,搬运树苗、挥锹铲土、提桶浇水……动作娴熟、配合默契,每个人都干劲十足。
干部职工刘新丽说: “我已经连续三年参与植树活动,多栽一棵树苗,城市就多一片绿,看这些树苗,我特别高兴,能够为建设生态昌吉出一份力,我感到很荣幸,我会一直坚持参与这项活动。”“植树是我们每个公民都应尽的义务,它可以防固风沙,保护环境,我认为这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志愿者郭臻瑞说。
![]()
图说:三工滩义务植树基地组织开展义务植树现场。白珂 摄
秋季植树因水分充足成活率更高。这次秋季植树选用的白榆、沙棘等树苗,均经过严格检疫筛查,优先挑选适应性强、成活率高的乡土树种,从源头保障造林质量;同时,市林业和草原局专门安排45名林业技术员分片驻点,从苗木栽植到后期管护全程跟踪指导,确保每一棵苗木都能“栽得下、活得了、长得好”。
昌吉市林业和草原局林业管理科科长李明告诉记者:“白榆和沙棘是我们乡土树种也是抗旱树种,(植树)株行预定为3*3米,树坑为60*60厘米。栽植完成后我们立刻灌水,确保苗木安全越冬,为来年返青打下基础。”
此次秋季植树还聚焦“重点区域提质+生态屏障加固”双重目标:在城市及头屯河沿岸步道、园区、乡镇等区域,开展苗木补植与景观提升,搭配大叶白蜡,红叶海棠等景观树,打造“四季有绿、一路一景、一园一韵”的绿化景观;在国道、省道等交通干线沿线,推进绿化带补植补造,进一步筑牢交通沿线生态安全屏障,构建全域绿化新格局此项工作计划11月中旬结束。
![]()
图说:庭州生态绿谷航拍。白珂 摄
昌吉市林业和草原局局长于明波表示:“本次义务植树我们计划完成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国土绿化约620亩,共计栽植榆树、沙棘、红柳合计4.6万余株。植树造林不是短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一代代人接力奋斗。今天我们所做的,不仅是为了美化环境,更重要的是培养大家的环保意识,激发全社会参与生态保护的热情,共同守护我们美丽的家园。”
近年来,昌吉市始终将绿色发展置于优先位置,以“生态立市”战略为引领,以“绿满昌吉”行动为抓手,推动植树造林与重点生态工程深度融合。自2015年以来,昌吉市累计投入资金2亿元,重点打造昌吉市葡萄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昌吉市灵香山生态防护林建设项目、昌吉市城南公墓建设项目、昌吉市三工渠生态防护林项目等,完成三工滩一期、二期国土绿化2.1万亩,栽植红叶海棠、白榆、王族海棠等20多个品种的苗木100万余株,成活率均在85%以上,生态建设成效显著。持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决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2025年围绕荒漠化治理完成国土绿化1.53万亩,其中“三北”退化乔木林修复0.16万亩、枯死木清理更新0.33万亩、退耕还林补植补造0.72万亩、春秋季义务植树0.12万亩。与此同时,还始终强化生态资源管护各项工作:通过生物制剂防治草原蝗虫3万亩、局部区域虫害8万亩。在此基础上,我市还逐步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引导林下经济发展,目前,种植景观苗木1500亩,总产值达数千万元,既壮大了绿色产业,也拓宽了农户增收渠道。如今,昌吉市“国家园林城市”的金字招牌愈发鲜亮。绿色,已成为这座城市最鲜明的底色;生态,更成为昌吉市对外展示的最亮丽名片。
(中国日报 记者 毛卫华|白珂 赵黎声 王彦阳)
来源:中国日报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