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滁州网)
转自:滁州网
滁州网讯 近年来,天长市千秋街道创新实践,以“线上台账+线下核验”相结合的模式,念好“清、管、活”三字诀,有效夯实了基层治理根基,让集体“三资”在阳光下运行,服务辖区11.78万居民。
“清”字为先,全面摸清集体家底。千秋街道严格落实省市专项部署,组建工作专班,依照“清理、登记、核实、公示、确认、上报”六步流程,对下辖的11个社区和1个村进行了“地毯式”清产核资。行动聚焦于化解土地租金、排涝管护等历史遗留问题,并建立了“一事一票、一表一档”电子台账。此次清理核增集体资产40余万元,真正让集体“家当”一目了然。
“管”字为要,多层监管提效防腐。为管好资金流向,千秋街道实行严格的“多层级递进审核”机制。每一笔支出都需经过社区初审、财政所复核、银行终审等多道关口,单笔超3000元的大额支出还需报街道主任专项审查,确保流程合规、凭证完整。整个过程线上线下同步留痕,实现全链条可追溯。同时,街道每周梳理凭证,每月向财政所报备,并定期公示收支信息,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活”字为重,盘活资源普惠于民。在管好的基础上,千秋街道更致力于盘活资源,探索“资源+民生+产业”的发展路径。西湖、净业等社区将闲置空间成功招标引入商业服务,年收益达80余万元。这些收益优先用于民生实事,今年以来已投入18万余元用于修缮道路、建设党群服务中心,支出2万元慰问特殊群体,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此外,街道还建立“教育+督查+监督”机制,通过定期培训、月度督查和公开举报电话等方式,实现“三资”领域连续保持零违纪。
下一步,千秋街道三资办将继续深化“三资”管理数字化升级,通过构建更规范的台账系统,以精细化、实效化的管理守好集体“家底子”,为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更多“千秋经验”。
(张琪瑞 周文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