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 降 特 辑
 ![]()
 ![]()
 图版选自
“日月星转——北京民俗博物馆物说廿四节气特展”
农 事
霜降时节要进行秋收归仓、堆垛。江南、华南地区则有:“霜降结冰又结霜,抓紧秋翻蓄好墒。冷冻日消灌冬水,脱粒晒谷修粮仓”的说法。
 ![]()
《仓神宫》潍坊年画
 ![]()
收仓 清代《耕织图》
 ![]()
入仓 《农书》
民 俗
祭祖。霜降时节的礼俗活动是扫墓祭祖。扫墓祭祖,是古时常见的习俗,与寒食节祭祖相似。乾隆年间的《钦定大清通礼》详细记载了扫墓祭祖的流程:“岁寒食或霜降节,拜埽圹茔,其日主人夙兴率子弟素服诣坟茔,执事者具酒,仆人备芟剪草木之器从,既至,主人朋视封树,仆人剪除荆草,讫以次序立墓前,焚香供酒馔再拜,在列者皆再拜,遂祭土神,陈馔墓左,上香酹酒,主人以下序立,再拜,退。”
 ![]()
家庭祭祖图《清俗纪闻》
 ![]()
清代 锡胎竹编酒杯
锡胎竹编酒杯,竹编内包锡胎。工艺上,需将竹子做成竹丝,然后绕在锡胎上编织而成,竹丝如发,柔韧细软。竹编材料经选竹、劈竹、刮青、晒竹、烤色、起片,匀丝等一系列工艺,才可进行编织。将细软的竹丝紧贴锡胎编织,竹丝长度有限往往多次接入新的竹丝,但工艺精湛看不出接头。如《考工记》所言“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才可以为良。”锡胎竹编酒杯正是此四者的结合。
霜降有祭祀祖先的礼俗,而酒正是祭祀活动中的主角之一。酒由五谷杂粮酿造,在古人眼中酒为天地精华的象征,《诗经·大雅·旱麓》云:“清酒既载,騂牡既备,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此件酒杯为民间常用,《大明会典》记载:“庶民,酒注用锡。”这表明,自明代锡器已经在民间广泛应用,成为酒器材质的上选。
登高。 正值秋季,适合登高远眺。山林、高山空气新鲜,心旷神怡,还可舒缓心情。
 ![]()
山茱萸 《三才绘图》
 ![]()
观赏菊花 《清史图册》
 ![]()
清代 褐地彩漆描金菊花纹葵形食盒
整器为木胎,平面呈八瓣葵形,以子母口扣合,平面盖。内外髹漆,其上施以彩绘,再以描金工艺进行勾勒,层层叠叠,纹饰繁多而富有立体感。盒盖以石榴、牡丹、菊花、喜鹊登枝纹作饰,中央饰八瓣葵纹。菊花是中国传统花卉之一,古人认为菊花能轻身益气,使人长寿,因此被视为长寿之花,菊花还被古人认为是花中隐者,宋代诗人石延年赞美它“风劲香逾远,天寒色更鲜”。此件漆器盒盖纹饰百花繁密,给人以细致、五彩缤纷的美感。
此器层层髹饰,其上纹饰更是以漆调绘的多种颜色叠加,色彩丰富、层次繁多,充分体现工艺水平的高超。整体造型富贵庄重、形体规整、纹饰精美、寓意吉祥。
古人霜降有登高的习俗,携此器盛放时令瓜果、糕点,与三五知己登临畅咏。菊花凌霜而荣,盖面花卉纹样,正与霜降时令相契,可谓将节令的仪式感与生活的艺术性完美融合。
吃柿子与贴秋膘。 霜降前后,柿子迎来丰收,民间有吃柿子的食俗;为了贴秋膘,通过吃鸭子、牛肉等食物进补。
 ![]()
(南宋)牧溪《六柿图》纸本水墨 日本龙光院藏
BRTV“这里是北京”栏目组民俗类纪实节目“印记——物说二十四节气”之霜降
2024年“日月星转——北京民俗博物馆物说廿四节气特展” 之霜降展厅实景照片
 ![]()
 ![]()
 ![]()
本期图文编辑:藏品卫佳佳
2025年10月23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