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银川10月23日电(周航)10月22日,宁夏举行“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新闻发布会。据悉,“十四五”时期,宁夏坚守“一河三山”改革发展基准线,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贯穿自然资源工作全过程,有效支撑了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不断优化,宁夏统筹划定三条红线,为保障粮食安全、筑牢生态屏障、规范城镇发展奠定空间基础。区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部获批实施,形成 “一张蓝图”。同时,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划定不同功能区,建成三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体系,加快构建从山顶到河流的保护治理大格局。
自然资源家底更加厚实,宁夏通过持续调查监测,掌握了各类自然资源状况。截至2024年底,全区耕地面积达1818.36万亩,比2020年增加16.36万亩。林地、草地、湿地面积分别为1484.30万亩、2915.99万亩、38.14万亩,林地面积增加51.4万亩。此外,宁夏还在全国率先完成全域全要素生态资源本底调查,首创“9+45”生态资源分类体系。
绿水青山成色更亮更足,宁夏累计投入资金164亿元,实施项目608个,治理修复面积120万公顷。争取中央资金 46亿元,实施多个生态修复示范工程,贺兰山生态保护修复入选中国特色十大典型案例。同时,印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方案,多个项目和经验做法入选全国典型并得到推广。
资源利用效率全面提高。宁夏持续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2024年闲置土地处置率全国排名第6。严格控制“两高”项目用地,精准配置清洁能源产业项目用地计划指标。推动矿产资源绿色高效保护开发利用,全区建成绿色矿山54家。
自然资源治理效能显著提升。宁夏修订5部地方性法规,出台多项实施意见和方案,发布地方标准29项。建立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平台,在全国率先实现高精度实景三维省域全覆盖,正式全面融入全国北斗基准站网“一张网”体系。
当前,宁夏正在抓紧谋划黄河上游宁夏罗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力争补上“三山”“山水工程”最后一块“拼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