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山东教育信息"免费关注

来源于公众号成长树(ID:chengzhangshu9)
前两天刷到杨振宁先生离世的新闻,心里挺感慨的。
103岁,是真正的世纪人生。
![]()
他在物理学上的成就、对家国的贡献,大家都明白,也都记得。
新闻里也提到了他的财产安排——他和前妻杜致礼的三个孩子,会继承大部分现金资产,约十亿;
而现任妻子翁帆,拥有他们现在住的这栋清华别墅的“居住权”,房子本身不归个人。
![]()
此外,杨振宁再婚这21年来,每月约百万的收入,几乎都交给了她,让她在经济上完全自主。
他生前不只一次公开说,希望自己走后,翁帆能再婚。甚至曾建议她冻卵,为将来留一份可能。
![]()
这些安排,像是一个人用一生积累的智慧,在生命尽头做出的清醒布局。
他的教育观、生活观,不张扬,却有力——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他不仅是位伟大的科学家,更是一位有智慧的父亲和丈夫。
0 1
家学,不只是知识的传递
更是一种“慢养育”的底气
杨振宁和第一任妻子杜致礼有两子一女。
按理说,以他的学术地位和人脉资源,子女走物理这条路,会顺利很多。
但三个孩子,没有一个人选择物理。
长子杨光诺是量子计算机专家;次子杨光宇是化学家兼天文学家,还发现过多颗小行星;女儿杨又礼是医生,曾随无国界医生组织远赴非洲行医。
![]()
杨振宁的教育观,深受他父亲——数学家、教育家杨武之的影响。
这里插一句:杨武之是中国近代数论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也是华罗庚的伯乐。
![]()
父亲杨武之
![]()
杨武之与夫人罗孟华、儿子杨振宁
02
教育观一:
喜欢什么,比应该学什么更重要
杨振宁在清华座谈时,有学生问他:如何在短时间内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
![]()
![]()
杨振宁做法:给孩子环境,让他自由尝试、自由探索;家长要做的,是观察、支持,而不是干预。
![]()
03
回头看,杨振宁留给子女的,从来不只是钱。
他给的,是尊重兴趣的成长空间、是浸润式的学习氛围、是温暖陪伴的家庭记忆。
![]()
这些,才是真正的、无可争夺的财富。
他的教育,不是刻意“教”出来的,而是用一生的言行“活”出来的。
就像他父亲教他《孟子》,不是要他成为历史学者,而是让他理解何为格局、何为思辨;
就像他教孩子鸡兔同笼,不是要他们成为数学家,而是带他们感受思考的乐趣。
真正的教育,从来不是知识的堆叠,而是生命的点燃——点燃兴趣,点燃感知,点燃一个人对他自己、对这个世界最本真的热爱。
杨振宁用他的一生,做到了。
【版权说明】本文转载自公众号 成长树,最受爸妈欢迎的育儿类公众号,这里有一群懂教育、懂孩子、懂心理的宝爸宝妈,你所关心的育儿问题,这里都有答案。微信号:chengzhangshu9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