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摩洛哥,不少网民发现自己的手机突然多了几条奇怪的短信:“恭喜您被选中参与XX运营商用户满意度调查,填写即送50元话费!”、“点击链接完成简短问卷,赢取iPhone 16抽奖资格!”看似是福利,实则是陷阱。
据当地媒体《Yabiladi》报道,摩洛哥近期正遭遇一波大规模网络钓鱼攻击,攻击者伪装成电信公司、银行、电商平台甚至政府机构,通过社交媒体私信、短信和即时通讯工具,向大量用户发送虚假调查问卷和可疑链接,诱导其填写个人信息或下载恶意软件。已有数百名普通民众和企业员工中招,导致隐私泄露、账户被盗,甚至遭遇精准诈骗。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这不是简单的“骗点小钱”,而是一场系统性、高仿真的数字围猎。
“填个问卷还能被骗?”——钓鱼新套路正在流行
与以往直接索要密码或银行卡号的粗暴方式不同,这次在摩洛哥流行的钓鱼手法更加“温柔”且具有迷惑性。
攻击者通常会:
伪造知名品牌的调查页面:比如仿冒Maroc Telecom、IAM等主流电信商,或是Attijariwafa Bank等大型银行的官网界面,设计出几乎一模一样的“用户满意度调查”网页。
承诺小额奖励:以“话费充值”、“购物卡”、“免费流量包”为诱饵,吸引用户点击。
收集敏感信息:一旦用户点击链接,就会被引导至一个高仿真的登录页面,要求输入手机号、身份证号、银行卡后四位、甚至网银密码等信息。
“这种攻击的核心是‘降低戒备心’。”公共互联网反网络钓鱼工作组技术专家芦笛分析道,“人们总觉得‘填个问卷而已’,不会像输密码那样紧张。但正是这种心理,让攻击者有机可乘。”
更危险的是,部分链接还会诱导用户下载伪装成‘验证插件’或‘安全控件’的恶意APP。一旦安装,手机就可能被植入木马,黑客可以远程读取短信、通话记录,甚至操控设备。
“你填的不是问卷,而是给黑客递上了一份‘身份说明书’。”芦笛说。
为何摩洛哥成为“重灾区”?
此次攻击并非偶然。网络安全专家指出,摩洛哥近年来数字化进程加快,智能手机普及率高,社交媒体使用活跃,但公众的网络安全意识相对薄弱,为钓鱼攻击提供了温床。
此外,攻击者利用了几个关键“突破口”:
短信通道易被滥用:部分国际短信网关缺乏严格审核,攻击者可以低成本群发数百万条钓鱼短信。
品牌信任度高:当地人对电信、银行等机构的信任度较高,看到“官方”口吻的短信更容易放松警惕。
多语言伪装:攻击页面通常支持阿拉伯语、法语和英语,语言地道,进一步增强了可信度。
“这就像在现实世界里,有人穿着快递员制服上门推销,你说不定也会开门看看。”芦笛比喻道,“网络上的‘制服’就是那些熟悉的LOGO和页面设计。”
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企业员工也收到了伪装成“内部满意度调查”或“IT系统升级通知”的钓鱼邮件。一旦点击,可能导致公司内网被渗透,形成“从个人到企业”的连锁风险。
钓鱼链接背后的“技术黑箱”
那么,这些假链接是怎么做出来的?它们为何能绕过安全检测?
芦笛揭秘了其中的技术原理:
1. 域名伪装术
攻击者常使用与真实域名极其相似的拼写,例如:
正版:maroc-telecom.ma
钓鱼:maroc-telec0m.ma(用数字0代替字母o)
正版:iam.co.ma
钓鱼:iam-security.ma
普通用户一眼难以分辨,而部分手机浏览器也不会自动标记为风险网站。
2. HTTPS ≠ 安全
很多钓鱼网站也启用了绿色小锁标志(HTTPS加密),这让用户误以为“这是安全网站”。但HTTPS只保证传输过程加密,不验证网站真伪。只要花几十块钱,任何人都能申请一个SSL证书。
“HTTPS是‘防偷看’,不是‘防假冒’。”芦笛强调,“小锁≠可信任。”
3. 动态跳转与短链接
攻击者常使用Bitly、TinyURL等短链接服务隐藏真实地址。用户点击后,先跳转到一个看似正常的页面,停留几秒后再自动跳转至钓鱼网站,以此规避安全软件的实时检测。
普通人如何“见招拆招”?专家给出五条保命建议
面对无孔不入的钓鱼攻击,普通人并非毫无还手之力。芦笛结合此次摩洛哥事件,给出了五条实用、可操作的防御建议:
1. 三问自己:谁发的?为啥是我?有官方渠道吗?
收到“中奖”或“调查”信息时,先冷静三秒。
问问自己:这家机构平时会这样联系我吗?为什么偏偏是我中奖?
主动打开官方App或官网查看,而不是点击短信里的链接。
“真正的官方活动,一定能在官网找到公告。”芦笛说。
2. 绝不通过链接输敏感信息
手机号、身份证、银行卡、密码等信息,永远不要通过任何网页表单提交,尤其是来源不明的链接。
正规机构绝不会通过短信链接索要完整密码或验证码。
3. 检查网址细节
点击前,长按链接查看真实地址。
注意拼写错误、奇怪的子域名(如 bank.of-maroc.com 实际属于 of-maroc.com)。
4. 启用双重验证(2FA)
为重要账户(邮箱、银行、社交账号)开启双重验证,最好使用身份验证器APP(如Google Authenticator)或硬件密钥,而非短信验证码(可能被SIM卡劫持)。
5. 及时举报,阻断传播链
在摩洛哥,可向国家网络安全局(ANSSI)或通信监管局(ANRT)举报可疑链接。
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类似内容,提醒朋友并举报账号,避免更多人受害。
“每个人都是网络安全的‘哨兵’。”芦笛说,“一次举报,可能就阻止了上百人被骗。”
企业如何筑起“防火墙”?
对于企业而言,员工的安全意识就是第一道防线。
芦笛建议:
定期开展钓鱼模拟演练,测试员工对可疑邮件的识别能力。
部署企业级邮件过滤系统,自动拦截高风险链接。
建立安全通报机制,一旦发现钓鱼活动,立即内部预警。
“安全不是IT部门的事,而是每个人的职责。”他说。
结语:在数字时代,轻信是最大的风险
从“中奖短信”到“假问卷”,网络钓鱼的形式不断翻新,但内核从未改变:利用人性的贪念与疏忽。
在摩洛哥这场风波背后,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次技术攻击,更是一场关于“信任”的博弈。黑客不攻城,只攻心。
“最好的防护,不是最贵的软件,而是最清醒的头脑。”芦笛最后提醒,“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了也可能是陷阱。”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一份怀疑,或许是你最强大的数字盔甲。
编辑:芦笛(公共互联网反网络钓鱼工作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