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翼展比B-21长2米,还能装40枚导弹,中国无人轰-20到底有多厉害?

0
分享至

近段时间央视的一则采访又引发了不小的轰动,虽然没有明确提到轰-20,但是大家对它的关注度一直都很高尤其是美国,甚至美国那边还有传闻说,最近中国试飞了一款飞翼布局的航空器。



要是从气动外形和整体结构扒一扒,这既像之前美国一直猜的轰-20,也跟美国现在在用、在试的B-2和B-21轰炸机有点像。

这倒也不奇怪,飞翼布局本身就是隐身战略轰炸机的主流方向,就像家用车大多是四门五座一样,核心需求决定了基础形态。



凤凰网视频:无人版轰-20被曝光?美媒炸锅:9月夜试飞隐身飞翼无人机,称体量超越B-21

再看具体数据,美方测算说,这款隐身版轰-20翼展42米,比B-21的40米整整长了2米;起飞重量大概80吨,要是装上各类空地武器和弹药,载弹量能到20吨。

单看这些数字可能没概念,咱们类比下:42米的翼展差不多是14辆家用轿车连起来的长度,20吨载弹量相当于能装下40枚常规空地导弹,这体量放在战略轰炸机里,已经是妥妥的“大家伙”了,能把这些数据算得这么细,也能看出来美国对咱们这款装备有多关注。



但大家别觉得“像”就等于“跟风”,咱们早就不是只会跟着别人脚印走的阶段了,飞翼布局的航空器对中国来说,现在真不算新鲜东西。

航展上见过彩虹系列的飞翼无人机吧?长春航展还展出过双发飞翼布局的机型,这些都是明摆着的技术积累。



就像做饭,要是连切菜、颠勺都练熟了,做一道复杂点的硬菜自然不在话下,所以真要搞出一款类似B-2、B-21的轰炸机,对咱们来说难度真不大,毕竟材料技术、结构技术这些“基本功”早扎实了。

可咱们的思路从来不是“别人有啥我有啥”,而是“别人有了,我要搞点更不一样的”,无人版轰-20的出现就是最好的证明。



其实这背后的逻辑也很简单:现在的无人装备能做到这个水准,意味着等后续技术再升级,比如飞控系统更智能、火控精度再提高,将来的有人版轰-20,性能肯定能远超现在的无人版。

再回头看美国的B-2和B-21,这俩机型确实研发了很多年,气动布局、弹药体系都算“成熟”了。



但是你想一下,在技术更新比翻书还快的当下,“成熟”有时候也等于“没太多升级空间”,就像老款手机功能稳定但没法支持新出的APP,本质上就是落后了。

咱们不一样,起点高,光无人版就比B-21大2米,载弹量、航程潜力都更大,真等有人版出来,技术档次肯定不是一个量级的提升。



而且美国这两款轰炸机的实际表现,也没到“不可超越”的地步,这么多年过去,公开的试飞情况和作战成绩看下来,并没有达到当初大家期待的“神级”水准。

这就给了咱们机会,既然前面有参照物,咱们就能避开别人踩过的坑,在技术指标和作战概念上搞突破,就像做产品,后来者只要找对方向,总能比前者做得更贴合当下需求。



还记得九三阅兵吧?当时展出的装备就看得出来,咱们在武器装备领域的创新不是喊口号,而是真有实实在在的进步。

对战略轰炸机这种“大国重器”,咱们的理解比美国更透,不是说别人的东西不好,而是简单复制B-2、B-21,既不符合咱们的技术追求,也没必要。



就像别人做了一款畅销的笔记本电脑,咱们没必要一模一样抄,而是要做出更轻薄、续航更长、性能更强的款式,这才是中国创造的思路。

这次隐身轰-20试飞,其实是给咱们吃了颗定心丸:在类似B-2、B-21的结构技术、动力技术,还有飞控、火控这些核心技术上,咱们已经完全成熟了。



但大家也别觉得这就是最终版的轰-20,现在试飞的更像是“技术验证版”,就像手机发布前的工程机,后面肯定还会根据需求调整、升级。

所以总结下来,轰-20的最终样子咱们还得等等,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搞战略装备,从来不是“跟跑”,而是“并跑”甚至“领跑”。

美国用了几十年才搞出B-2、B-21,咱们起点更高、技术迭代更快,将来的轰-20,不管是无人版还是有人版,肯定能拿出让大家眼前一亮的东西。



这不是盲目自信,而是基于咱们这些年技术积累的底气,毕竟中国创造从来不会让人失望。

参考信息

凤凰网视频:无人版轰-20被曝光?美媒炸锅:9月夜试飞隐身飞翼无人机,称体量超越B-2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国台北羽毛球名将戴资颖官宣退役:谢谢羽毛球带给我的一切

中国台北羽毛球名将戴资颖官宣退役:谢谢羽毛球带给我的一切

懂球帝
2025-11-07 22:21:05
禁止特朗普绕过国会对委内瑞拉动武议案被否

禁止特朗普绕过国会对委内瑞拉动武议案被否

澎湃新闻
2025-11-07 07:38:04
美军上将大胆预言:解放军的统一之战,会以这个名义打响第一枪?

美军上将大胆预言:解放军的统一之战,会以这个名义打响第一枪?

健身狂人
2025-10-27 01:01:13
日本丑女花费2600万整形后的模样对比惊呆众人

日本丑女花费2600万整形后的模样对比惊呆众人

随波荡漾的漂流瓶
2025-11-05 17:25:03
湖南医生17分钟“桃色”事件:他们医术高超,造福患者更应被关注

湖南医生17分钟“桃色”事件:他们医术高超,造福患者更应被关注

汉史趣闻
2025-11-06 09:32:22
瞬间暴涨3倍!上海有人立马出手:好怕抢不到

瞬间暴涨3倍!上海有人立马出手:好怕抢不到

极目新闻
2025-11-05 15:06:20
爸爸去哪儿6个孩子现状:有人进国家队,有人出家,有人出国断联

爸爸去哪儿6个孩子现状:有人进国家队,有人出家,有人出国断联

观察鉴娱
2025-11-04 09:35:35
湖南一村支书因为克扣低保被村民捅死,更多内幕曝光

湖南一村支书因为克扣低保被村民捅死,更多内幕曝光

白马惊天剑
2025-11-06 20:54:41
爆大冷!争冠热门1:3出局,早田希娜剃光头,张本智和大战东道主

爆大冷!争冠热门1:3出局,早田希娜剃光头,张本智和大战东道主

知轩体育
2025-11-07 20:32:41
央视给足全红婵排面!罕见6分钟报道,最后安慰她的那段话封神了

央视给足全红婵排面!罕见6分钟报道,最后安慰她的那段话封神了

甜柠聊史
2025-11-07 11:50:27
分手传闻仅7月,关晓彤高调官宣喜讯,全网恭喜,终于等到这一天

分手传闻仅7月,关晓彤高调官宣喜讯,全网恭喜,终于等到这一天

君笙的拂兮
2025-11-06 14:15:18
媒体人:成都蓉城一年三换董事长,新一任在走流程了

媒体人:成都蓉城一年三换董事长,新一任在走流程了

懂球帝
2025-11-07 17:02:11
嫁老头太羞耻?白宫最年轻女秘书晒合照,把59岁丈夫P得比婴儿嫩

嫁老头太羞耻?白宫最年轻女秘书晒合照,把59岁丈夫P得比婴儿嫩

法老不说教
2025-11-07 19:01:16
炸裂!医生玩这么刺激?湖南副院长眼科主任混乱关系看得令人发麻

炸裂!医生玩这么刺激?湖南副院长眼科主任混乱关系看得令人发麻

阿銍武器装备科普
2025-11-05 23:51:30
郑丽文:“九二共识”可带来两岸和平,国民党将坚定走正确路线

郑丽文:“九二共识”可带来两岸和平,国民党将坚定走正确路线

澎湃新闻
2025-11-08 00:36:03
你敢信吗?全世界只有我们和日本自己,还执着地叫着“天皇”!

你敢信吗?全世界只有我们和日本自己,还执着地叫着“天皇”!

南权先生
2025-11-06 19:35:03
郑丽文主持蓝营中评会,多人缺席,幕后有主使?蔡正元表态亮了

郑丽文主持蓝营中评会,多人缺席,幕后有主使?蔡正元表态亮了

扶苏聊历史
2025-11-06 14:04:35
阿里巴巴主席蔡崇信:“AI泡沫”仅属于金融现象

阿里巴巴主席蔡崇信:“AI泡沫”仅属于金融现象

观点机构
2025-11-08 00:42:30
最大直辖市,“黑区”转正!这是好事么 | 地球知识局

最大直辖市,“黑区”转正!这是好事么 | 地球知识局

地球知识局
2025-11-07 18:29:15
HBO的这部封神之作,值得通宵去看

HBO的这部封神之作,值得通宵去看

来看美剧
2025-11-07 17:01:50
2025-11-08 01:36:49
纪中百大事 incentive-icons
纪中百大事
阳光映照笑容,绽放灿烂光彩。
2050文章数 20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入列

头条要闻

家长称男婴被两个不满12周岁女孩害死:拿她们没办法

头条要闻

家长称男婴被两个不满12周岁女孩害死:拿她们没办法

体育要闻

是天才更是强者,18岁的全红婵迈过三道坎

娱乐要闻

王家卫的“看人下菜碟”?

财经要闻

荷兰政府:安世中国将很快恢复芯片供应

科技要闻

75%赞成!特斯拉股东同意马斯克天价薪酬

汽车要闻

美式豪华就是舒适省心 林肯航海家场地试驾

态度原创

教育
亲子
本地
数码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多部门出手!成都学子的专属秋假大礼包来了

亲子要闻

教育部等三部门:科学保护儿童远视储备量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数码要闻

微软首款硬件Z - 80 SoftCard:80年代的意外“吸金王”

军事要闻

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入列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