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奚伟 通讯员 吴念念 张忱)提起道路破损,很多人会想到车辆碾压导致的砖裂坑陷。然而在武汉市青山区罗家港二路,一种“看不见的破坏”正悄然发生——人行道步砖整体完好,表面却纷纷风化剥落,走上去碎石簌簌。10月22日,记者在现场看到,该路段已搭起围挡,工人正对路面展开“整容级”修复。
![]()
![]()
![]()
罗家港二路作为连接奥山世纪商城与周边居民区的重要通道,虽未遭严重车辆碾压,却陷入另一种窘境:步砖表层如酥饼般成片脱落,虽不断裂,却让路面变得坑洼不平。“看着是好的,一走就掉渣。”一位居民说到。接到群众反馈后,青山区城管局道路养护队接诉即办,经实地踏勘,迅速将其纳入维修计划。
为何砖面会“自我粉碎”?养护队负责人解释,该路段使用的“拉丝步砖”因表面拉槽工艺、防滑性能优越,常用于人流量大的区域。然而,在融雪剂化学侵蚀与昼夜温差物理作用的双重夹击下,砖体表面逐渐产生微裂纹,经年累月,裂纹扩展导致表层“粉化”。这种“温柔型破损”虽不显眼,却严重影响市容与行人安全。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青山区城管局市政设施科负责人表示,罗家港二路人行道维修工程已于10月10日启动,率先对北侧1800平方米路面进行整治,预计11月底完工。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维修用上一项“黑科技”——压膜技术:先铺设混凝土基层,在其半干时以专用设备压印出逼真地砖纹理。该技术效果酷似地砖,却兼具沥青般的抗压耐磨特性,性价比极高。
“今后人行道维修不再‘一刀切’。”该负责人强调,青山区将根据实际情况,在传统步砖、沥青路面与压模混凝土三者中灵活选择,推动市政维护走向“量身定制”的新模式。一条路的变迁,折射出城市治理正从“治已病”转向“防未病”,也让市民脚下的每一步走得更踏实、更安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