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潮平江岸阔 风正一帆悬——湖北建设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观察

0
分享至

  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 11月6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潮平江岸阔 风正一帆悬——湖北建设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观察》的报道。

  深秋时节,楚天极目,大江辽阔,风和景明。荆楚大地正以新发展理念催生澎湃动能,推动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这里经得住疾风骤雨,未来更是一片光明。”这份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底色的“湖北答卷”,呈现出一条顶压前行、持续向好的发展轨迹。从2020年疫后重振到2024年聚势突破,湖北地区生产总值迈上6万亿元台阶,提前一年达成“十四五”主要目标。

  今年前三季度,湖北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保持了好于同期、高于全国、大省领先、中部领跑的态势。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湖北的争先基础愈发厚实,奋进底气持续增强,支点建设汇聚起强大气场与磅礴力量。记者近日在湖北多地调研看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号角催征,广大干部群众只争朝夕、奋发进取,全力推动湖北实现发展能级新跨越,并在带动中部、服务全国中展现更大作为。

产业筑基增强撬动力

  在武汉“中国光谷”的一片试验田里,华工科技研发的激光除草机器人正进行测试。激光扫过,杂草瞬间碳化消失,作物安然无恙。依托AI视觉识别等技术,它可全天候、多地形作业,杂草识别准确率和清除率均超95%。

  在城市另一端的岚图汽车智慧工厂,多种款型的新能源汽车共线生产,平均不到两分钟就有一辆整车下线。今年前三季度,岚图汽车交付量同比增长8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湖北这片制造业热土,正以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为方向,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加快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骨干、体现湖北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锻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去年,湖北光电子信息、汽车制造与服务、大健康三大产业突破万亿规模。今年前三季度,电气机械、电子信息、汽车、化工等重点行业工业增加值均增长10%以上。湖北省经信厅厅长朱万奎说,全省千亿级产业达到19个,今年5大支柱产业有望全部迈入万亿级,6个优势产业有望突破5000亿级。

  产业发展昂扬向上的同时,湖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十四五”初期下降11.8%。

  “一江清水东流,一库净水北送。”这是湖北的庄严承诺。作为长江干线流经超千公里的唯一省份和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湖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以“点石成金”的目标开展磷石膏综合利用,以绿色制造为导向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湖北绿色工厂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一。长江干流湖北段水质连续6年稳定在Ⅱ类,丹江口水库水质持续保持在Ⅱ类及以上。

  良好的产业基础、优美的绿色生态、广阔的发展前景,正吸引各方投资者前来。

  “我们非常看好湖北的发展潜力,项目从洽谈到签约只用10天,选址确定只用3天。”10月9日,中通快递华中总部基地项目在鄂州启动建设,项目现场负责人闫鹏峰说,这样的落地效率刷新了中通全国投资纪录。

  在襄阳,楚能新能源70GWh锂电池项目开工,当地打造新能源产业高地再添新支撑;在黄石,沪士电子追加投资36亿元发展高端印制电路板生产线,地方推动千亿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更有力……

  今年前三季度,湖北新登记企业59.6万户,同比增长27.5%,经营主体数量突破千万户。实体经济茁壮成长,为共享发展成果提供了坚实支撑。近年来,湖北年均城镇新增就业保持在90万人以上,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75%以上。

  “湖北经济高质量发展正处在最好的战略机遇期。”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智库联盟秘书长秦尊文说,湖北在中部地区率先实现经济发展的能级跨越,有基础、有责任、有能力打造制造高地,为全国大局多作贡献。

创新驱动提升引领力

  从空中俯瞰光谷科学岛,形如鹅卵石的“中国地镜”格外显眼。

  这座名为“深部岩土工程扰动模拟设施”的大科学装置,是由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承建的“十四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将为我国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的深部工程建设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坐拥82位院士、132所高校,依托“1家国家实验室+8个大科学装置+10家湖北实验室+16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525家新型研发机构”为主体的科技力量矩阵,湖北努力把丰厚的科教“家底”转为强大的科技供给。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湖北省科技厅厅长冯艳飞表示,将学习贯彻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把“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作为首要任务,聚焦“卡脖子”领域和未来产业前沿,整合优势科研力量,啃下技术创新“硬骨头”,让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一线;全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平台,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精准对接,让科技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不久前,同样位于光谷的湖北九峰山实验室成功开发出6英寸磷化铟基探测器和激光器的外延生长工艺,实现了大尺寸磷化铟从核心装备到关键材料的全链路国产化突破。

  九峰山实验室是由地方政府牵头,与行业领军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构建的创新联合体,是我国化合物半导体领域重要的研发和中试平台。实验室主任丁琪超说:“关键核心技术买不来、要不来,我们必须主动担当、实实在在干出来。”自2021年成立以来,实验室已诞生多项“国际首创”“国内首个”关键技术,成为科技自立自强的先锋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考察光谷,为科技创新把舵定向。在光谷这片创新创业的沃土上,无数科技工作者沉潜精研、奋力攻坚,为科技强国事业注入强劲的湖北力量。

  去年,湖北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1408.2亿元,较2020年增长40.08%。当前,湖北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区域创新能力指数升至全国第七、中部第一。

  创新既要“开花”,更要“结果”。湖北着力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北斗七星式创新支持体系,营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推动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量子技术、高端芯片等领域的关键科技成果加速走向生产线、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在武汉梦芯科技有限公司,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北斗优先全频点高精度芯片,将信号捕获速度提升20倍,授时精度提升5倍。公司董事长韩绍伟说,团队在北斗领域取得十多项重要突破,相关技术应用于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

  为打造良好创新生态,湖北陆续推出创新积分贷、科技人才贷等信贷产品,为科技型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今年新推出的知识价值信用贷得到众多科技企业好评。据省科技厅介绍,一些被传统信贷业务拒之门外的初创期科技型企业、面临短期流动资金缺口的高新技术企业,都因此获得了资金“及时雨”。

  统计显示,如今湖北高新技术企业已突破3万家,以不足全省2%的企业法人数量,贡献了六成科技创新成果,催生1.34万亿产业增加值。

  为促进区域协同创新,湖北还与江西、湖南等4省份联合成立中部地区国家高新区G100联盟,与上海、江苏等10省份签署长三角—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合作框架协议。一个引领中部、辐射全国、融入世界的创新增长极正在崛起。

开放赋能做大辐射力

  今年前三季度,湖北进出口总值创下6176.9亿元的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25.3%,增速居全国经济大省首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3个百分点。

  这份成绩并非偶然。当前,中部地区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从20年前的约3%上升为去年的8%左右。近年湖北的贡献尤其显著。“十四五”以来,湖北进出口总值年均增长13.2%。数字跃升之间,是湖北从“九省通衢”到“九州通衢”、从“货到汉口活”到“买全球、卖全球”的历史性跨越。

  凌晨的鄂州花湖国际机场,一架架货机起起落落。从这里出发,湖北的鲜橙飞向新疆博州,挪威的三文鱼当天就能登上华中地区的餐桌。“货到花湖快”是这座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的生动写照。

  作为湖北和中部地区的“空中出海口”,花湖机场投运3年来累计开通货运航线109条,去年货邮吞吐量突破百万吨。中国民用航空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机场国际货邮吞吐量同比增长138%,拉动全省外贸增长6.1个百分点,货运航班量在国内仅次于香港机场、上海浦东机场、深圳宝安机场。

  随着东航物流华中生鲜港、华中区域应急物资供应链与集配中心等项目落地,一个高端临空产业生态圈正在机场周边形成。同时,鄂州螃蟹、潜江小龙虾、江汉大米等“湖北味道”从这里走向全国,传统产业在扩大开放中焕发新生,仅小龙虾产业综合产值就达1841亿元。

  开放不止于空中。在武汉阳逻港,直达韩国、俄罗斯的国际航线繁忙运转;吴家山站内,中欧班列(武汉)辐射欧亚40国,年开行量超千列……湖北兼具航空货运、长江航运、国际铁路三大枢纽,通江达海、联接世界的梦想照进现实,内陆腹地也成了开放前沿。


  2024年12月20日拍摄的武汉阳逻港。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武汉大学经管学院教授邹薇说,湖北地处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交汇点,以武汉为圆心,1000公里半径可覆盖全国80%的人口和90%的经济总量。凭借规模效应和物流组织格局的优化,湖北将带动中部地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合作共赢,在促进国家产业安全中发挥更大作用。

  开放,既是货物的往来,更是要素的集聚和文明的交融。

  今年樱花季,武汉以花为媒,举办世界500强对话活动,引来超1900亿元项目签约。武汉马拉松赛道上,来自67个国家和地区的4万名跑者共同感受这座城市的脉动。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上,湖北与欧洲多国达成合作项目69个,签约总额超千亿元。长江文化艺术季期间,上海歌舞团、辽宁芭蕾舞团、内蒙古艺术剧院等16个院团汇聚武汉,话剧、舞剧、音乐剧、歌剧目不暇接……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6000万荆楚儿女正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引下,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以建设“三条丝绸之路”战略枢纽打造“九州通衢”,以离岸在岸一体化发展推动“九州通商”,以制度型开放促进“九州通融”,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逐浪前行,谱写新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新华社 incentive-icons
新华社
新华社是国家通讯社
623090文章数 242310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