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达川区将水利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来抓,在农村供水保障、水利项目建设和防洪治理三大领域协同发力,勾勒出一幅“水安于民、水兴于业、水美于村”的壮丽画卷。
![]()
斑竹沟水库大坝枢纽
供水提质:从“有水喝”到“喝好水”,筑牢饮水安全保障
为全面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累计投资6.84亿元,系统推进农村供水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大堰镇、管村镇等场镇管网改造工程已开工建设,石峡子水厂、百节场镇管网改造及双石片区联网改造工程正有序推进。项目建成后,将形成“3+2”农村供水新格局,有效保障15个乡镇(街道)约28.71万人的安全饮水需求。同时,着力打破乡镇行政区划壁垒,以“城乡供水一体化”为导向,依托区级统管企业整合供水资源,全力推进县域统管。今年以来,已成功整合6家水厂,实现供水资源集约化运营与管理效能提升。同步构建从“源头”到“龙头”的水质监测体系,严格对标饮用水卫生标准,定期开展抽样检测,丰水期水质达标率持续稳定在100%,确保群众喝上放心水、安全水。
![]()
水厂移交签约仪式
项目筑基:从“强基础”到“惠民生”,激活乡村发展动能
在重点水利项目建设阵地上,达川区两大标杆工程正以决战之势全速推进。斑竹沟水库作为重点水利工程、达州冲刺“三千亿”目标的重要民生项目,其大坝枢纽工程已实现主体完工,宏伟坝体巍然屹立;灌区配套工程同步高效推进,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一条条“水脉”正向沃野深处延伸。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显著提升农业灌溉韧性,为长远发展筑牢“压舱石”。与之齐头并进的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也已完成主体工程的85%,进入收官冲刺阶段。工程系统实施河湖清淤、岸线生态防护、连通水系等综合措施,旨在恢复河湖健康生命,重塑乡村生态肌理。不久的将来,一批“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生态样板村将依水而生,为乡村振兴注入灵动生态底色。
![]()
斑竹沟水库灌区安仁渡槽
![]()
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项目碑沙河段施工后
防汛减灾:从“重应对”到“防未然”,织密安全防护网络
坚持“预”字当先、防救结合,系统构建科学高效的综合防灾体系。依托投资1500万元建立的防汛预警智慧平台,布设雨量、水位监测站点115处,实现对重点区域水情雨情的全天候精准感知。建立水务、气象、应急等多部门高效联动机制,采取“视频会议+对讲系统+电话短信+工作群”多元化调度模式,构建全域信息“一张网”,确保危险信息“发得出、送得准、收得到”,为风险超前规避和人员提前转移争取主动权。同步健全“区-镇-村-组-户”五级联动响应机制,动态修订防汛应急预案,明确危险区、责任人、转移路线与安置点;强化抢险物资储备库建设,足额前置应急物资;常态化开展跨部门联合演练,锤炼应急队伍的快速响应与实战处置能力,全面筑牢“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安全堤坝,切实守护江河安澜与百姓平安,今年以来,达川区已累计应对9轮暴雨天气过程,有效确保了人员零伤亡。
水兴则业旺,水安则民宁。达川区将坚持系统治理和融合发展并重,推动水利建设从“有力有为”向“高质高效”深化,以更完善的水网格局、更优美的水生态环境、更可靠的水安全屏障,助力构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让千年水脉真正成为润泽民生、赋能乡村振兴的幸福之源。
来源:达州融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