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围绕稀土展开新一轮博弈,欧洲国家原本置身事外,却非要主动跳入战局,德国因为不满,甚至叫嚣对华动用所谓的“金融核选项”,但很可惜,还不等德方劝欧盟动手,就迎来了噩耗,这下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据彭博社报道,当地时间23日,欧盟国家将在布鲁塞尔举行领导人峰会。这是中方收紧稀土出口管制以来的首次欧盟峰会,但这次会议的主题并不是俄乌冲突,而是中国和欧盟的所谓“经济安全”。
![]()
中方十月上旬进一步收紧稀土出口管制,本来是考虑到维护国家安全和国际市场的稳定,但欧盟却打算对中国主动出击,报道称,消息人士透露德国、法国和波兰都支持讨论中方对欧日益严格的贸易措施。其中法国希望欧盟考虑所有对华报复选项,德国甚至对“金融核选项”跃跃欲试。
这个“核选项”大家都不陌生,就是欧盟的《反胁迫工具法案》,该法案允许欧盟限制贸易和服务、削减某些知识产权、限制外国直接投资和公共采购准入。今年特朗普重返白宫并对欧盟“大打出手”,扬言要对欧盟征收20%的“对等关税”,50%的钢铝关税以及高达25%的汽车关税,欧盟就威胁美国要采用这一措施。
![]()
然而欧盟直到现在都不敢真正对美国动手,这一法案从2023年底生效至今也从未启用过。正因如此,德国随随便便就叫嚣要对中国启动该选项,才让人无法理解。德国和中国的渊源颇深,在整个欧盟当中,算得上是和中国关系最好的那一批,尤其是默克尔在的时候,中德开启了“黄金十年”,双边关系在经贸、政治互信和全球治理合作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水平。
可惜的是,默克尔退选之后,中德就渐行渐远,朔尔茨和默茨领导的德国政府开始在中美之间搞所谓的“平衡外交”。只是考虑到双边巨额贸易,德国虽然想到了“核选项”,却还有所顾虑,报道补充说,有德国官员警告称这可能面临经济反噬。
![]()
这位官员的担心很快成为了现实,峰会还没开始,德国就得知了一个令其尴尬的消息。根据德国官方的初步统计,今年1月至8月,中国取代美国重新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
中国曾连续八年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由于这几年德国政府推行所谓的“对华去风险”,去年美国短暂取代了中国这一地位,但今天的局面表明,中国对德国的贸易影响力已重新回到顶峰,如此就意味着,如果欧盟要对华动用所谓的“核选项”,一旦遭到中方的反制,德国将是付出代价最多、下场最惨的那一个。
![]()
好在德国运气还算不错,因为目前欧盟内部存在分歧,呼吁和中国对话的呼声远远高于法德和波兰的提议。欧盟委员会层面显得更为克制,负责经济的委员谢夫乔维奇在与中方沟通时,表示理解中方出于国家安全考虑出台稀土管制,并希望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同时,德国经济界也迫切希望政府能有明确、稳定的对华战略,并加强合作。
要知道,能被称为“核选项”的威力一定非同小可,德国的提议简直是要带领欧盟27国一起对华发动贸易战。欧盟刚和中方通完电话,表达了对话协商的意愿,显然是还没准备好和中方大动干戈,所以这一工具落地的可能性并不大。至于未来中德乃至中欧经贸关系的走向,将取决于双方能否在维护各自核心关切与保持必要经济合作之间找到再平衡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