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的这次升级,让五代机之间的较量彻底失去了悬念。
伴随歼-20战机的不断升级,其所配的碳化硅的雷达性能也一一亮相,令人不禁惊叹。其探测的距离一举突破1000公里的历史大关之际,这款雷达不仅能在敌方的战机尚未察觉的情况下就对其完成了锁定跟踪的技术指标,而且其所带来的战场的战略战术的巨大威力也将对我空军的空战事业产生深远的影响。而其“先机占先、先机得先”的战略优势,彻底地打破了以往的空中游戏的“先机者先受击”的规则,给了机动作战以最大的生力和机动性。
![]()
霹雳-17和霹雳-21超远程空空导弹的加入,让歼-20的打击能力与探测能力实现完美衔接。这款导弹射程覆盖500到1000公里,与千公里级雷达探测组合成无可匹敌的 “超视距秒杀”体系。现在歼-20在防区外就能发动攻击,真正做到了“发现即摧毁”。
雷达是战机的“眼睛”,直接决定空战主动权。歼-20此次升级的碳化硅雷达,代表着机载雷达技术的质的飞跃。
而碳化硅材料的耐高温高压的突出特性就使其相较于传统的氮化镓雷达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其可在600℃的高温下长期稳定的工作,承受电压高达1700V,可连续工作8000小时之久。其所带来的这一系列的技术性和经济性的巨大突破为雷达的性能的进一步大幅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通过其碳化的特殊性,碳化硅雷达的击穿电场的强度都可达传统的材料的10倍以上,使其能承受更高的电压,发射的信号更强大,从而能使探测的距离自然就大大地延长了。随着歼-20的飞机所装的雷达的探测距离的从300-400公里跃升至1000公里,正体现了其所采用的这一原理的先进性和先行性。
对隐身目标的探测能力是衡量五代机雷达性能的关键指标。歼-20的新型碳化硅雷达对F-35等隐身目标的锁定距离达到600公里,让对手的隐身优势荡然无存。
经中国科研机构长期的不懈的攻关,碳化硅雷达的技术也逐步地实现了突破。山东大学科研团队经过二十年努力,成功攻克了高纯度大尺寸碳化硅芯片量产的世界级难题,使中国成为首个实现该技术量产的国家。
![]()
这无疑将会彻底地打破西方长期对半导体雷达技术的垄断地位,具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凭借对氮化镓雷达技术的深入把握,中国便“换道超车”般的跨越了了此前碳化硅领域的国际先机,跻身全球的碳化硅领域的领先者之列。如F-35的雷达升级计划屡屡推迟都与美军高纯度的碳化硅晶圆的缺陷率高不相符,反而也间接的侧面印证了我们相对来说的技术的突破性了。
而碳化硅雷达不仅能对较远的目标作出较好的探测,还能更强的抗干扰的能力,对地面上的目标的反射的强的干扰都能很好的抑制从而能更好的提高了雷达的指挥调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依托于对复杂的电磁环境的稳健的工作,且可与预警机、无人机等形成协同的探测网络,实现了信息的共享与互补的探测效果。而现代的体系化作战的核心就体现在了网络化的作战能力上。
基于歼-20的雷达系统不断地升级完善,也更是体现了中国的雷达技术全面进步的趋势。民用气象雷达的不断成熟同时,军事的侦察雷达也逐渐走向了世界的前列,中国的雷达技术在多个领域都已达到了世界的先进水平。
![]()
歼-20与碳化硅雷达的结合,正在改写空战规则。传统空战强调战机的机动性和飞行员的操作技能,而现代空战更加注重 “先敌发现、先敌攻击” 的能力。
由其具千公里的远程攻击能力,歼-20即可在敌方尚未进入有效的攻击位置时就可对其完成目标的锁定和导弹的发射等一系列的攻击准备工作。其“超视距的秒杀”之举,不仅彻底颠覆了以往的空战传统,甚至也让人不得不对其所代表的未来空战的格局产生了深深的思考。基于敌方的战机逐渐进入数百公里的作战半径,我们的空战就已经悄然地从传统的“看把子”“喊口号”走向了更加先进的“精准打击”“全方位的战机群打击”,空战的节奏和方式也就随之而改变了。
依托于多次的实战演练都已充分地验证了歼-20的作战效能。其在空战的全天候、全天地的高超的机动性能、先进的雷达和红外线的对抗能力以及对地的精确的打击能力等一系列的先进的技术装备使其在近距离的空战中具有极大的可信度,对于未来的一线作战机具有极大的可靠性和可信性。
其早期的歼-20就已在模拟的对抗中以17:0的惊人战绩将当时的最先进的歼-15、歼-16等机型都打得落花流水,初露锋芒的歼-20已跃居全机队的首位。随着碳化硅的雷达和超远程的导弹的相继加入歼-20的作战能力就如同“一加一大于二”般地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
双座版歼-20S的出现,进一步强化了其体系作战能力。后座飞行员可专门负责操作先进设备,指挥协同无人机作战,如同一个“神级辅助”,让歼-20的战斗力倍增。
歼-20的升级不只局限于雷达系统。涡扇-15发动机的换装,让歼-20的动力系统实现质的飞跃。这款发动机推力达18.5吨,超过美国F-22的F119发动机,使歼-20具备1.8马赫的超音速巡航能力。
歼-20的隐身性能也得到进一步优化。雷达反射截面从小于0.5㎡降至接近F-22的0.01㎡水平,红外信号强度也显著降低。航空工业集团专家龚峰形象地描述:歼-20就像一根针一样穿透对方的防御网。
机体复合材料比例提升至40%,加上先进的外形设计,使歼-20在隐身性和机动性之间达到最佳平衡。这种全面升级让歼-20成为名副其实的五代机之王。
歼-20的改进没有止步。随着双座型号的快速列装和超远程空空导弹的不断完善,歼-20正在构建更加完善的作战体系。一些预测认为,歼-20的总产量可能突破1000架,成为中国空军的核心战力。
![]()
未来歼-20还可能将六代机技术移植到现有平台,持续保持空中优势。随着中国在基础材料、智能算法与跨域协同等多重维度上的突破,歼-20代表的不仅是战机性能的量变,更是空战哲学质的飞跃。
面对这款探测距离超过1000公里、综合性能全面领先的五代机,传统空中力量格局已被打破。歼-20凭借碳化硅雷达等尖端技术,已经稳坐五代机之王的宝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