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
人民网贵阳10月23日电 (李丽萍)“既浪费水资源,又损害群众利益。”近日,贵州一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发出呼吁,希望能完善遵义市的居民用水异常预警机制,以改变这一现状。
![]()
网友留言截图。
该网友表示,遵义市水务公司普遍采用“本月用水、下月扣费”模式,其服务停留在“欠费停水”层面,缺乏事前预警。为此,他提出四个改进建议,希望能构建安全、节约、智慧的用水环境,以保障居民正常用水,减少意外的经济损失。
收悉留言后,遵义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立即责成遵义市水务局研究办理。经全面核查,该局确认网友反映的“居民用水缺乏有效异常预警机制”的问题属实。
“现有的预警工作依赖片区管理人员主动排查,尚不具备平台的自动预警和主动通知功能。”该局指出,目前大部分供水公司仍采用传统抄表缴费模式,居民当月用水量需次月抄表后才能生成数据、推送缴费信息;欠费超期后,将启动停水程序。这种模式使得用水异常情况无法被及时发现。
对于网友提出的四项建议,遵义市水务局均予以采纳,并作出逐一回应。
![]()
官方回复截图。
关于建立智能监测系统的建议,遵义市水务局已开始逐步推行。“目前,我市已在部分新建小区试点安装智能远传水表,实现用水量实时传输。试点区域用水异常发现效率显著提升。”
不过,由于多数供水企业面临资金压力,大部分民用水表仍使用价格较低的机械表,暂无法全面建立智能监测系统。下一步,该局将结合老旧管网漏损治理等项目,指导供水企业逐步提升水表智能化水平,稳步推进智能监测系统建设。
关于推行多层级提醒的建议,遵义市水务局表示,目前供水企业在日常巡查、抄表过程中,如发现用户漏水或水量异常,大多能通过电话等方式提醒用户做好供水设施排查。
下一步,该局将指导供水企业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逐步畅通预警渠道,采取多样化提醒方式,切实减轻用户因水量异常导致的经济损失。
关于设立紧急处理通道的建议,遵义市水务局表示:“无论是供水企业巡查发现,还是群众反映的爆管、漏水等情况,相关方面均能尽快到场核实。”
如属供水企业责任,将第一时间组织抢修;如属物业或用户权责范围,则采取关闭阀门等措施配合完成维修。对于用水量异常的用户,也会协助其对内部供水设施进行排查。“下一步,我们将指导企业进一步健全快速响应机制,加强抢修队伍建设和抢修物资装备储备。”
关于完善水费政策的建议,遵义市水务局称,为减轻居民因内部供水设施漏水等产生异常水量的经济负担,已联合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税务局、市财政局,共同印发《遵义市中心城区居民用户异常水量部分减征污水处理费和垃圾处理费操作指南(试行)》,建立了相应费用减征制度。
当用户水表出现异常,用水量超过144m³(居民第一阶梯水量)时,可申请减征相关费用,以缓解经济压力。“下一步,如该政策执行效果良好,将在全市范围内推广。”该局表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