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要问哪一所军事学校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影响力最大的呢?有人可能会说是黄埔军校。而黄埔军校对于中国近代革命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也为后来双方阵营中输送了相当一部分军事将领。但是如果真要算起来,讨论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强军事院校,能够与黄埔争锋的也只有保定军校了。很有意思的是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保定军校毕业出来的经历,往往都在内心看不起黄埔出身的将领,这又是为什么呢?
![]()
真情与功利
首先非常重要一点是这两所军事院校的历史相差很大,保定军校是一座历史非常悠久的中国近代军事活化石。保定军校早期为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当年北洋军阀一众大佬都是从这个速成学堂中走出来的。当他改名成为保定学校之后,二代北洋军阀高级将领,甚至是早期的国民党军中高层将领都是从保定军校中走出来的。想当年中原大战几大军阀在一起打上打死,实际上各路将领碰在一起都是保定军校的校友。
![]()
中原大战最后,东北军张学良通电全国武力调停,十万东北军入关。阎锡山眼看形势不好抓紧时间跑路到大连,而晋系部队在华北地区的重镇也被东北军接收。
作为东北军接收将领的董英斌来到城下却发现守城的是自己的保定军校老同学楚溪春。而楚溪春一看是董英斌带着部队过来,直接打开城门和平交接,这个时候中原大战已经落下帷幕,此时见面只是老同学之间的情谊,二人在一起吃了一顿饭之后才做分离。
![]()
在保定军校的校友中可以说人情味比较重,这一点比起后来黄埔军校中的功利心大为不同。
在黄埔校友中,真正能做个有情有义的并不多。当年陈赓大将落入老蒋手中,一众黄埔同学为他求情,这已经是极为少数的了,更多的是像俞济时俘获刘畴西时天气寒冷他却不肯善待这位老同学。
![]()
术与道
当年保定军校建立的时候,其初衷就是为了提高中国近代将领的素质,培育近代化的部队。而当年黄埔军校建校的目的更主要的是为了统一思想,把部队控制权在手中。从这一个角度上来讲,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后来保定军校出来的将领的素质。普遍是比较高的,基本功比较扎实。
![]()
对于黄埔军校来说,其精神力量远远大于技术力量。在黄埔建校之初,前几期的黄埔系学员都是一边学习之后紧急投入战场。从东征到北伐,用现在的话来说,那就是干中学。再者说了,当年黄埔军校的很多教官都是有着深厚的保定军校背景,用保证军校的教官来教黄埔学生,其知识量也不会超过保证军校所授予的内容。
![]()
而且我们如果看后来蒋介石手中国民党军政体系中第一梯队的那几位大员,陈诚、白崇禧这些人都有着保定军校的背景。尽管后来陈城建立起了以黄埔系将领为骨干的土木系,但是其本身保定军校毕业生的身份已经证明了保定军校的含金量了。
![]()
纵观整个国民党军政大员中,黄埔系将领中混的最好的就要数黄埔一期的胡宗南了。然而在很多保定学校人的眼中胡宗南纯属草包一个,而他能够最后成为名声显赫的西北王,纯属因为抱住了蒋介石的大腿。
而后来随着解放战争中胡宗南在西北地区一系列的布局和表现也越来越发验证之前保定军校校友之间的这种不公开的共识。
![]()
实际上后来国民党高层也发现了黄埔军校在培育人才时存在的短板,于是也将军校进行了一番改革。
然而有意思的是,真正在国民党军事体系中闯出名堂的黄埔学生,恰恰就是前几期看起来有些粗糙培育方式的黄埔学生。后期虽然培育计划更加精细,更加科学,但是培育上的将领却远远没有之前学长们那样声名显赫。
![]()
保定军校的人往往看不上黄埔出来的,保定军校的将领往往是资历比较深的,然而黄埔军校的毕业生因为和老蒋的关系更为密切,这些后来者却因此而居上,于是这也让相当多一部分的保定军校走出来的人往往心中不平衡。再加上很多黄埔将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也让保定系众人更加不齿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