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笑嘻嘻,背后来“拆台”。
10月21日,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与欧盟贸易与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进行通话,用了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
![]()
![]()
电话会议谈了出口管制、稀土、安世半导体,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等重要议题,达成了初步共识,双方同意按照第二十五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共识,尽快在布鲁塞尔召开“升级版”中欧出口管制对话机制会议。
让人没想到的是,这边刚挂完电话,欧洲那边立刻换了脸。
据彭博社消息,欧盟各国领导人本来要在布鲁塞尔召开峰会,结果会前出了不一样的声音。
![]()
有消息人士说,德国、法国、波兰三国跳出来给峰会加码,非要拿中国对欧洲的贸易政策说事儿,要求把“中国加强贸易限制”列入欧盟领导人峰会议程。
另外,据知情人士透露,法国希望欧盟把所有对华报复手段都纳入考虑。
德国也支持对中国贸易强硬,还愿意讨论用 “反胁迫” 机制,用来针对中国最新的稀土出口管制。
![]()
![]()
这个《反胁迫工具法案》(ACI)在去年年底生效,欧盟凭它能限制贸易、削减知识产权、管控外资和政府采购,被不少人当成“核选项”,本来是用来威慑的,至今没启用过。
雷声很大,但也是雨点小
德国要动“核选项”,自己的经济焦虑才是更深的动因。
ACI法案定位很高,目标是“防范第三国的经济胁迫”,但从法案内容看,其实就是给欧盟提供一套反制工具:加征关税、限制投资、暂停技术授权、限制公共采购。
![]()
说白了,就是一套政策组合拳。
可问题是,ACI法案从未真正使用过。
就算是2020年特朗普政府威胁对欧征收汽车关税,欧盟也没用。
这次德国突然抛出“考虑动用”,更多是虚晃一枪,因为德国经济眼下确实焦头烂额。
之前德国特别依赖俄罗斯的便宜天然气,用来发电、供工厂生产,但现在能源供应不稳定,价格也一直很高,工厂的生产成本直接飙升。
![]()
有些高耗能的工厂,比如造化工产品、钢铁的,要么减产,要么干脆把生产线搬到能源便宜的国家,导致国内产业受打击。
而稀土、半导体,这些和中国高度相关的领域,刚好成了德国释放压力的突破口。
“核选项”更像是话术而非行动
与此同时,根据彭博社22日的报道,一名不具名的欧盟高级官员透露:
10月23日的布鲁塞尔峰会,虽然可能提到“经济安全”议题,但不会就对华贸易问题展开正式辩论。
换句话说,德国、法国、波兰的表态,更像是“提前放风”,制造舆论氛围。
![]()
这说明欧盟内部并不统一,一些国家担心激化对抗会伤及本国利益。
毕竟中国是欧盟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和第二大出口市场,德国、法国等国的企业在中国市场布局深、依赖高,不可能真的跟中国撕破脸。
那么问题来了,一边求合作,一边放狠话,欧洲到底在打什么算盘?
这就不得不提到,前不久,19个欧盟成员国联合致信欧洲理事会,要求全面审视并简化当前欧盟经济法规。
![]()
![]()
信由德国、法国、意大利牵头,核心观点很清晰:敦促欧盟启动新一轮立法“审查、削减及限制”行动。
他们呼吁简化立法,为欧洲企业松绑。
与此同时,欧盟正在酝酿一项新规,要求中国企业在欧洲本地化运营:包括强制技术转让、使用本地供应链、设立合资企业等条款。
这样的组合,实际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双轨逻辑”:对内放松、对外设限。
![]()
一边为本地产业松绑,一边用制度门槛卡住外来企业。
目标是很清晰的——重建欧盟的产业竞争力。
但是需要明确的是,中国从未对欧洲企业进行任何不对等的压制。
关于稀土出口管制问题,王文涛部长在会谈中表示,中方近期措施是依法依规完善中国出口管制体系的正常做法,体现了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大国担当。
![]()
![]()
中方一直致力于维护全球产供链安全稳定,一直为欧盟企业提供审批便利。
说白了,中方做的合法合规合理,并且已经给了欧盟企业能力范围内很大的便利了。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就是,安世半导体。
9月30日,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冻结了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在全球范围内的资产,期限一年。
![]()
![]()
冻结范围包括专利、技术、数据,甚至包括部分合同执行,这是欧盟内部首次直接对中国半导体企业动手。
安世半导体是被中资合法收购的,并且已经在荷兰合法经营多年,此次荷兰政府并未详细说明为何认为安世的运营存在风险,事实上是将经济问题政治化,为针对安世半导体的行为寻找借口。
![]()
王文涛部长在与谢夫乔维奇通话时已明确表示:欧方应承担责任,不能对个别成员国破坏契约精神的行为视而不见。
这场通话,中方表达了自己的立场——愿意与欧方开展对话,但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政治施压。
与此同时,中方也展现出愿意“对话不对抗”的态度,提出升级出口管制机制的沟通平台,就是释放合作信号。
![]()
这个信号,欧方是否理解,是否愿意接住,就很关键了。
谢夫乔维奇电话中表示理解,但是欧盟各国家如果做不到言行合一,中方也一定不会做出退让。
真想把路走长远,还得靠大家互相信任、一起定规矩合作,按市场规律来搞,让双方都能赚到好处。
![]()
中国没关起门来不让别人做生意,也没想着把哪个行业全攥在自己手里。
但要是欧洲非要来硬的,把经济上的事当成打压人的武器,最后不光是中国企业退出欧洲市场,欧洲自己的竞争力也会慢慢掉下去。
中国有底气,欧盟,恐怕经不起折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