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潘锡珩
通讯员 贺勇 张硕 左旭辉
10月21日18时18分,随着现场指挥一声令下,沪渝蓉高铁合武段跨京九铁路特大桥66号墩T构转体连续梁,开始了它的“空中芭蕾”,一场扣人心弦的施工在湖北省麻城市曹家坳村打响。
![]()
据介绍,沪渝蓉高铁合武段,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点工程,东起合肥南站,终至武汉枢纽,设计时速350公里。它的建设将极大提升高铁客运能力,释放既有货运能力,完善长江经济带的交通走廊,对武汉和合肥城市建设以及大别山革命老区的发展意义深远。建成后,武汉到合肥的铁路运行时间将从现在的2小时缩短至1小时,进一步拉近城市间的时空距离,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此处T构转体连续梁长96米,横跨京九铁路,且转体连续梁紧邻沪蓉铁路,桥梁边缘距离铁路接触网最近处不足18米,而沪蓉铁路作为中国东西向铁路大动脉,高峰时段平均每两三分钟就有一趟列车呼啸而过,施工安全风险极高。
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铁路建设者们提前数月谋划,制定了详细周全的施工方案。他们运用5G和物联网技术,在施工现场设置智能监控系统,一旦发生侵入事件,立即多级报警,实现了全流程的封闭管理。
19时27分,这座总重5300吨的庞然大物顺时针旋转60度,成功跨越既有京九铁路,精准落在设计桥位上,实现完美对接。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合武二标项目部负责人张超激动地表示:“此次转体施工的成功,凝聚了全体建设者的智慧和汗水。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实现了施工不扰运营、安全零事故的目标,这是对我们努力的最好回报。”
同一天(10月21日)在湖北武汉,新港高速公路双柳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关键组成部分——万家咀大桥顺利完成一次高难度“空中芭蕾”。重达约1.4万吨的桥体沿逆时针方向平稳旋转54°,精准横跨下方繁忙的武黄铁路线,实现桥梁结构的精准对接。作为双柳长江大桥首个完成转体的主线桥梁,此次转体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全线贯通奠定坚实基础。
万家咀大桥由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武汉武铁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代建、中建铁投承建,全长407.236米,采用左右幅分离设计,主桥为2×70米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该桥上跨运营中的武黄铁路,采用转体施工方式最大限度降低了对铁路运输的影响,有效保障了行车与施工“双安全”。
面对大桥转体重量大、桥体呈曲线布置、转体平衡控制难等技术挑战,项目建设团队通过多项技术创新实现安全精准转体。其自主研发的“桥梁转体施工实时监测系统”对转体过程进行全程自动化监控,实时掌握桥体姿态和结构受力变化,动态调整转体参数,确保施工安全与精度。针对半径达2900米的曲线桥体平衡控制难题,技术团队运用BIM建模技术开展三维模拟分析,将配重方案优化周期从3天缩短至1天,大幅提升前期准备效率。
据了解,新港高速公路双柳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是国家高速公路网G9906武汉都市圈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成后,武汉市新洲区到对岸鄂州的通行时间将从目前的1.5小时大幅缩短至约5分钟,将极大强化阳逻国际港、鄂州花湖机场、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与光谷片区之间的快速通道连接,对推动武汉都市圈一体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