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坡头保护区数智中心入选国家林草信息化领域典型案例 干旱区智慧护林有了“中卫样本”
10月21日,记者从宁夏中卫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近期公布的《林草信息化领域重点典型案例集》中,宁夏中卫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智中心成功入选。该案例是宁夏唯一获此殊荣的林草信息化项目,标志着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获得了高度认可。
中卫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智中心管理界面。
自2019年起,宁夏中卫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智能辅助、深度融合、运行维护”五个“一体化”为核心目标,依托云计算、大数据、AI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推进数智中心建设。此举彻底改变了传统自然保护区主要依靠人力的自然资源管护模式,构建起智慧化管护新格局。
![]()
中卫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板块监测界面。
“数智中心的核心是构建‘一库一网一平台’完整体系。”宁夏中卫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宣教科科长朱睿介绍,“一库”指生态资源时空数据库,整合地理信息、遥感影像、动植物资源等多维度数据,为精准管护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一网”指立体感知网络,通过部署视频监控、红外相机、生态监测站等设备,实现对保护区全域的实时监测;“一平台”指数智中心综合管理平台,集成自然资源、资源管护、科研监测、林草防火等六大功能模块及32个子模块,形成全覆盖、无死角的管理体系。
据了解,这套智慧化系统使保护区实现了四大关键突破——生态监测“实时化”、资源管理“数字化”、防火预警“智慧化”、决策支持“数据化”,成功构建了“巡护网格化、监测一体化、全区智能化、服务标准化、数据规范化”的新型管理机制。
![]()
中卫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智中心林草防火监控界面。
通过数智中心24小时不间断监测,保护区已累计捕捉到白尾海雕、鹅喉羚等珍稀物种的影像资料5661份,水鸟照片2.39万张,并生成了物种分布热力图和迁移路线图,为核心保护区划定与生态廊道建设提供了科学精准的依据。同时,电子围栏系统有效管控了人类活动对保护区的干扰,使核心区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得到严格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稳定性显著提升。
“目前,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智中心平台已在生态保护、科研监测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朱睿表示,此次入选国家林草信息化重点典型案例,不仅是对沙坡头自然保护区数智化建设成果的肯定,更为全国干旱半干旱地区自然保护区的智慧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卫经验”。
▌来 源:中卫日报微信公众号
马上发布信息
(声明:“中卫天天网”微信公众号除原创内容外,其余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更正或删除。)
关注“中卫天天网”同城信息免费发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