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刘小涛履新江苏省政府党组书记,并在10月9日出任江苏省代省长。10月14日,江苏省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选举刘小涛为江苏省省长。
![]()
资料图
10月11日起,刘小涛即开始马不停蹄调研走访,从连云港、盐城到南京,足迹遍布产业一线、科创平台等,以“调研开局、实干起步”的姿态,探寻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这位从苏州市委书记任上履新不久、曾被媒体誉为“拼命三郎”的新任省长,一周多来调研走访这些城市的背后,究竟有何考量?
![]()
坐标:连云港、盐城
关键词:产业升级、绿色发展
掌舵江苏省政府后的首次调研,刘小涛去到了苏北沿海的连云港与盐城。
履新江苏省省长前的10月11日至12日,时任代省长的刘小涛已率先奔赴连云港、盐城两座关键节点城市,聚焦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他强调要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以绿色发展厚植比较优势,以高水平双向开放赢得更大主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连云港、盐城,既是苏北城市,也是江苏沿海城市,经济发展上相比富庶的苏南有一定差距。
从经济数据来看,2022年,连云港经济总量被曾经的“十三妹”宿迁反超,掉至省内倒数第一。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4364亿元;2024年,达到4663亿元,仍落后宿迁138亿元。2025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为2138.96亿元,仍是全省倒数第一。
![]()
![]()
2025年上半年江苏13市地区生产总值和增速表
再看盐城,正处在“追赶超越”的关键时期。2023年,盐城市地区生产总值为7432.87亿元,2024年为7779亿元,增速为5.5%,低于江苏全省水平(5.8%)。到2025年上半年,以经济总量3791.47亿元反超了多年的竞争对手扬州,增速上也处于全省靠前的位置。
面对当前的新形势新任务,两个处于关键位置的城市,均需要“加码”前进。发展经济总要落实到产业上。刘小涛此次调研行,密集考察了连云港石化产业和盐城的绿色经济。
在连云港,他深入连云港港集装箱码头和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强调要用好发展机遇、潜力和优势,进一步优化提升港口空间布局,发展壮大临港产业,拓展深化陇海线“朋友圈”。
![]()
在徐圩港区、石化产业基地运管服务中心、连云港石化公司,他了解重大项目、生产运营、安全生产等情况,强调推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
在盐城,他与绿色低碳科创园、金风前沿技术研究院、磐动能源科技公司、丰海新能源淡化海水发展公司、挪世航力船舶科技(盐城)公司等负责人深入交流新能源技术研发与市场应用,提出“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要求立足资源禀赋培育绿色技术、落地应用场景,在转型中实现经济增量。
![]()
可以看出,石化产业和新能源产业是刘小涛此行的聚焦点,也是两市锚定的重点产业方向。
连云港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先进制造业强链工程,推进石化、新材料等千亿级产业集群能级跃升。按照计划,江苏省将在“十四五”期间,形成以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和28个化工园(集中)区为主体的“1+N”化工产业发展格局。
盐城则瞄准建设绿色能源之城,在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加速集聚的带动下,成为长三角地区首个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盐城近七成的全社会用电量来自新能源。
坐标:南京
关键词:人工智能
10月14日履新江苏省省长后,刘小涛第一时间赴南京调研人工智能产业,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谋篇布局。
![]()
在南京大学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研究所,刘小涛关注重大项目攻关及产学研协同等情况,他说,学校把人工智能融入教育教学全要素、全过程,强化与头部企业的深度合作,为我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储备了丰厚人才。希望进一步拥抱人工智能,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充分激发创新创业潜能。
在南京华清智言科技公司,刘小涛详细了解玄武大模型工厂建设运营情况。部分企业围绕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出了意见建议。刘小涛表示大家的意见建议为制定产业政策、发展规划提供了有益借鉴,将用心做好服务保障,与企业实现共同成长。
在出门问问创新科技公司,刘小涛询问人才政策落实、研究项目申报、知识产权保护等情况后说,人工智能人才素质高、年轻化且流动性强。将进一步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打造人才“蓄水池”,构建人工智能发展的良好生态。
![]()
中国科学院工业人工智能研究所聚焦抢占智能制造领域科技制高点,集聚了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人员。刘小涛了解重大创新平台建设、重要产业合作项目等情况,表示将立足中科院所需和江苏所能,加大力度支持发展,为技术研发突破、成果转移转化提供产业载体、场景支撑、政策保障。
江苏数据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完备、市场空间巨大,发展人工智能前景广阔。
“人工智能是江苏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发挥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的关键,应加强人工智能在垂直领域的应用,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
江苏省社科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程俊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江苏至少具有三大优势:一是产业基础雄厚,特别是制造业发展水平全国领先;二是人工智能创新要素资源富集,不仅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院所集聚,而且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二;三是拥有南京、苏州两座人工智能头雁城市,先行先试优势明显。
![]()
人工智能被列为江苏省“1650”产业体系50条重点产业链之一,通用智能被列为江苏省“10+X”未来产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省知识产权局相关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1月31日,广东、北京、江苏的通用人工智能产业专利申请量位居全国前三;南京、苏州、无锡则位居江苏前三,占江苏总量的78.1%。
南京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将人工智能作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关键点,成为江苏唯一的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南京目前已集聚智能制造装备企业 1500 余家,形成涵盖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增材制造等领域的完整体系,总营收规模超2700亿元。
7月31日,AI·镜界-南京人工智能生态街区正式揭牌成立。总体规划范围1.96平方公里,核心区0.33平方公里,包含10个专业园区、100万平方米产业载体,当前已集聚AI企业328家,从业人员超5万人。
雨花台区在官方信息中提到,“十五五”期间,该街区将汇聚1000家AI上下游企业、10万AI人才,核心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关联产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未来这里将成为全球智能体集散中心。
![]()
超前部署的玄武区,目前已集聚人工智能企业38家,营收规模达50亿元,其中核心企业10家营收超20亿元。
在日前公布的全国首份《城市综合发展指数报告(2025年)》中,在创新城市测度方面,南京位列第4,其主要优势即是依托高校与科研资源集聚优势,加快创新主体培育与成果转化。
这次调研释放信号——江苏将发挥南京在科技创新及人工智能方面的“头雁效应”,以差异化、互补化的区域布局,加速全省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资源集聚与创新突破,推动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回顾刘小涛近期的调研,既瞄准连云港、盐城等发展关键市的产业痛点,又聚焦南京人工智能等未来赛道,可以说是既抓当前稳增长、又谋长远增动能。
10月19日,江苏省政府召开常务会议,会议指出,要持续扩大城市足球联赛溢出效应,促进赛事与消费深度融合,推动赛事经济和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这是刘小涛履新江苏省省长后,首次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也是自6月以来,江苏省政府召开的会议第四次对“苏超”——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作出部署。
素材来源:新华日报、江苏省政府网站、连云港日报、每日经济新闻、连云港发布、盐城发布、南京发布、江苏卫视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