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岁时相信自己,30岁时做好自己,40岁时绽放自己。”
2025年,在盛夏的北京,我们从瓜子二手车首席财务官邓莉莉(FCMA,CGMA)口中听到了跨越时空的共鸣:在商业世界中,女性所具备的温柔与情绪并非阻碍,而恰恰可转化为一种关键能力——共情。
这种能力,当融入冷峻的战略实践,不仅成为推动商业前进的柔软力量,更是她多年来在复杂商界中历练出的“核心智慧”,亦是她作为女性领导者,在多变的市场格局与组织生态中从容应对、持续进化,从而绽放卓越领导力的根基所在。
从沃尔玛、IBM的财务岗位出发,到升任联想中国区手机事业部CFO,从初创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再到如今瓜子二手车的女性高管,邓莉莉以顺势而为的智慧与柔韧生长的力量,打破了职场女性的刻板印象,在商业世界中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天地。
“女性在一家企业里真的很重要”,邓莉莉在谈及女性价值时格外坚定。邓莉莉也进一步呼吁,职场女性要摆脱“不够自信”与“为失败寻找性别借口”两大认知误区,正视自身优势与短板,在职业赛道上轻装上阵。
01
跨界转型:
在时代浪潮与自我驱动中确定方向
在北京瓜子二手车的总部大楼里,随着办公室玻璃门被轻轻推开,一位身材娇小的女士带着笑容迎面走来,她说话轻声细语,逻辑却刀锋般锐利——这是采访当天我们初见邓莉莉的感受。
从公开信息看,邓莉莉拥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与一路“打怪升级”的职场履历。拥有FCMA(CIMA资深会员)、CGMA(全球特许管理会计师)、FAIA认证的她,同时也拥有纽约理工学院MBA硕士学位。先后担任沃尔玛、IBM、联想、美团等财务岗位和全球管理岗位,担任过初创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也曾在大厂拼搏。现在,邓莉莉任瓜子二手车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
与许多精心规划职业路径的人不同,邓莉莉坦言,自己并不是一个很有规划的人。邓莉莉总结,无论是从零售到科技,还是从外企到国内互联网企业的跨界选择,她的每一次“转身”都源于外在趋势与内在需求的双重驱动。
“从外在的环境趋势来说,当我看到市场发生变化,那么我会思考如何让自己快速成长,从而做到顺势而为。从内在的价值需求来说,我一直保有对事物的好奇心,它驱使我不断地探索和挑战自己的能力边界。”邓莉莉说道:“重要的是多向自己提问——想要什么、拥有什么、还欠缺什么,然后一步步的踏实前行。”
![]()
这种“向外看趋势、向内问初心”的逻辑,让邓莉莉在看似偶然的跨界中,始终主动迎向成长的节点,成为一位知行合一的“实践者”。
从外部环境看,早期外企红利凸显时,邓莉莉顺应时代浪潮进入沃尔玛,在规范化的管理体系中夯实职业素养;后来她敏锐捕捉到制造业与全球化的发展潜力,从零售领域转向IBM和联想深耕科技和全球赛道;而当互联网行业步入稳定发展期,她又果断跳出舒适区,主动迎接财务管理“一号位”掌舵者的全新挑战。
从自我成长看,在沃尔玛任职期间,邓莉莉并未止步于零售财务“进销存”这一基础而重要的循环体系,她主动寻求突破:“对于当时初入财务领域的我而言,制造业成本管理是普遍认为的专业难点,而IBM的科技制造属性恰好能填补我的短板。”在联想任职期间,她又主动从区域岗位转向全球岗位,拓宽职业视野。即便在联想发展顺遂,仍因“想做职能掌舵者”的自我期待,毅然投身互联网,从0到1搭建创新业务体系。
邓莉莉谈到,她这种“敢闯”性格也得益于她的原生家庭。她谈及,从小母亲就会教导她“不要惹事也不要怕事”,这也激励着她在每次选择新的赛道时敢闯敢干,不畏惧未知的事物。与此同时,现在的家庭也让邓莉莉在面对重大抉择时更有底气,“因为有人在给我兜底,所以我能坦然面对因为转型可能带来的最坏结果。”
02
女性力量:
转化刻板印象,让信任自然发生
在社会文化和性别认知偏差影响下,职场中的中国女性曾面临着许多刻板印象,这些固化观念不仅限制着女性的职业发展,也可能影响团队和组织的公平性与效率。年轻时,邓莉莉也曾面临着类似的困境,但充满力量感的她通过长期的坚持找到了破局之道。
“我曾因娇小外形被贴上甜美标签,但我在工作中是非常有力量感的。”邓莉莉笑称,女性管理者常陷入两种刻板印象:要么被预设“过于感性”“特别不容易”,要么被要求成为“西装短发的女强人”。
邓莉莉的破局之道,是将这些被误解的特质转化为独特优势。“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感性的另一面是共情能力,看似柔弱的背后可能藏着韧性。”邓莉莉表示。
在邓莉莉看来,女性的共情能力是职场沟通的“隐形桥梁”。当需要批评或引导他人时,用有亲近感的姿态设身处地考虑对方感受,观点会更容易被接受。以邓莉莉所在的财务领域为例。现实中,财务工作常需说“不”,但她总能用共情化解对立:“这不是拒绝你,而是我们一起找解决办法。”这种换位思考的能力,让她在战略选择、资源倾斜、预算审批、成本管控等刚性工作中,总能找到多方共赢的路径。
邓莉莉进一步谈到,在女性被误解为“柔弱”的特质背后,藏着更持久的韧性。“男性像钢铁,坚硬却易断;女性像韧草,弯腰却不会倒。”她仍然以自身经验进行说明。从500强企业到初创企业,她既要跳出“执行规则”的惯性化方向,又要清空“路径依赖”接受试错,更要以长期主义心态,在持久战中定义成功。“从0到1这件事情真的特别不容易,远比我们想象的难。”
但邓莉莉的韧性让她成功“向前一步”。她不仅击碎了自己的职场“天花板”,还用实际行动打破了“女性成功必是女强人”的刻板印象,获得了团队与伙伴们的信任:“我们可以在生活里随性开朗,也可以在工作中自带力量。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以公司的利益为先这两个是获得信任的两把钥匙,个性不必刻意调整,找到舒适的沟通方式,让信任自然发生。”
03
“事业与家庭”
“女性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是一个伪命题
访谈中,面对女性管理者常被问到的“工作与生活如何平衡”这一经典问题,邓莉莉的答案坦诚而清醒:
“生活跟工作的完全平衡是不可能的,不要找答案。”
邓莉莉坦言,刚入职场时曾向一位女性高管请教同样的问题,对方那句“不可能平衡”的回答让她一度焦虑,如今她对这个回答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一天只有24小时,工作要做出成绩、家庭要经营美满,本就存在资源分配的天然矛盾,尤其对女性而言,生育带来的生理与情感羁绊,更让这种矛盾多了一层重量。
承认不平衡后,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面对不平衡。在她看来,生活与职业如同两条平行线,不同阶段各有主线,关键在于分阶段做好取舍。
通常而言,一位女性在20多岁时可能更聚焦事业与成家,30多岁就会面临生育与职场的交叉,40多岁时往往又要兼顾家庭与父母赡养。邓莉莉认为,女性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相对重要的事,选择与平衡十分重要。
“就比如,如果一位女性30岁时既想职场冲刺又计划生育,就要权衡因为生育带来的身体影响以及在30岁放缓节奏的职业成本。我的建议是,在面临生活与职业的冲突时,要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明确当下的主次和自身需求。若在某一方面做出让步后,对应的事情在未来仍有机会去做,且自己能接受其推迟发生,那么就可以做出这样的选择。”邓莉莉表示。
而打破平衡迷思的核心,是人生自治。邓莉莉谈及,她见过名校毕业的女性十年未工作却家庭美满、状态舒展,也见过奋战在不同阶段工作重心的“职业女性”不纠结在对错、最怕自己不后悔。在她看来,职业女性不必困在“必须平衡”的执念里,认清时间的有限性,想清楚自己的人生更想要什么,在选择后保持自洽。
回顾来路,邓莉莉也坦诚地讲出了自己的人生总结:
“20岁时相信自己,
30岁时做好自己,
40岁时绽放自己。”
她呼吁女性摆脱两大认知误区——“不够自信”和“为失败寻找性别借口”。邓莉莉认为,女性不必困在“容貌焦虑”“年龄困境”“能力怀疑”的漩涡里,“笃定自信”从来不是男性专属,女性也要学会给自己提供情绪价值,才能在职业赛道上轻装上阵。同时,女性更不必将失败轻易归咎于性别标签,抛开“女性不易”的固有预设,正视自身优势与短板,才是突破瓶颈的关键。
来源 | CGMA
声明 | 文字内容来源于网络;非原创文章不代表本号观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财会资料·每周上新
更多资料 >>
提示:在本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 财能资料 ]即可免费领取。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内容 )
01 涉股权类税务问答手册(269页)
02 180个企业税务筹划最全案例
03 财务部规范化管理资料包
04 财务人员必备财税资料
05 178套常用EXCEL表格
06 财务报告分析资料包
07 华为财务管理资料包
08 财务报表分析(380页)
09 财务人员必备工作表
10 合并财务报表资料包
11 IPO资料合集.zip(200MB)
12 财务诊断报告
13 往来账款处理技巧
14 企业内控实务资料集
15 华为财务管理(281页)
16 管理会计能力素质框架
17 数据资产入表财务实操手册
18 公司财务制度手册(全套岗位)
19 财务分析资料合集 (104MB)
20 公司财务原理1581页(财务必备工具书)
21 2019-2024年高级会计师考试真题
更多精彩请移步至华哥聊财务视频号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与10000+CFO同频共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