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裴霓裳)深夜刷视频已成不少人的睡前“标配”,但过度沉迷背后可能藏着致盲风险。近日,41岁的王先生(化姓)就因持续熬夜刷手机,遭遇了视网膜脱离的紧急情况,险些失去视力。
三周前,王先生发现左眼出现黑影飘动,他先在附近医院就诊,被诊断为左眼玻璃体混浊,服药后症状并未明显改善。两周后,其左眼视野中出现固定黑影遮挡,并伴随视力下降,严重影响了正常工作和生活。经多方咨询后,他选择前往湖北爱尔眼科医院求诊。
详细检查结果显示,王先生右眼裸眼视力0.3(近视200度),左眼裸眼视力仅0.08(近视525度)。该院眼底病科主治医师韩梦瑶博士通过专业检查发现,其左眼鼻上方视网膜呈灰白色隆起,存在一个“马蹄形”裂孔,裂孔边缘伴有渗血,颞上方周边还可见视网膜变性灶,最终确诊为左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右眼视网膜变性,必须立即手术。
面对这一诊断,王先生感到十分意外。韩梦瑶博士在了解其发病经过后分析认为,王先生左眼本身属于中度近视,眼轴较正常人偏长,而其近期困倦难忍还要坚持刷视频,长期如此用眼过度,最终诱发视网膜裂孔,引发视网膜脱离。她指出,手术的主要目的是恢复视网膜的正常结构,而视力能恢复至何种程度,则取决于视网膜的残余功能。
上周,眼底病专科副主任医师张睿已为王先生成功实施左眼后入路玻璃体切割术。目前,王先生正处于恢复阶段。
韩梦瑶博士强调,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进展速度极快且早期症状易被忽视:发病初期可能只是眼前黑影飘动或视野缺损,但若脱离范围扩大累及黄斑——这个眼底视觉最敏锐的区域,短短几天内就可能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更关键的是,这种视力损伤往往不可逆,即便手术复位,也很难恢复到患病前的水平。她明确指出,“争分夺秒及时手术”是挽救视力的唯一关键。
针对高发人群,韩梦瑶博士特别提醒:近视度数与视网膜病变风险呈正相关,度数越高越需警惕。其中,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人群是高危群体,建议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及时捕捉视网膜裂孔、变性等“预警信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