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江西某高校校园秋招现场,一公司宣传物料惊现“露骨女主播”海报。10月20日,南昌大学招生与就业工作处发布情况说明称:该企业已撤场,并将招聘物料带走;学校对此深表歉意,将举一反三,完善工作制度,进一步加强入校招聘企业资质审核和现场巡查。
高校招聘会是连接学业与职场的重要桥梁,承载着无数学子对未来的憧憬。企业入校招聘,本质上是对教育环境的尊重与认同。而这幅“露骨女主播”海报的出现,无疑是对校园文化的公然挑衅。从报道描述看,海报内容已明显超出正常招聘宣传范畴,带有强烈的低俗营销色彩。这种将物化女性、博取眼球的商业套路带入校园的做法,不仅亵渎了教育圣地的严肃性,更可能对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形成误导。
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理应构筑起坚固的“防火墙”。事件发生后,校方迅速撤场并致歉,态度值得肯定。但更深层的问题在于:为何此类企业能通过前期审核?招聘现场的巡查机制为何未能提前发现?这些漏洞暴露出部分高校在校园招聘管理上可能存在“重引进、轻审核”的倾向。当就业率成为硬指标,招聘单位的质量把关是否就被悄然放松?这值得所有高校反思。
涉事企业选择在校园招聘中使用如此宣传策略,反映出其对社会责任的漠视。招聘本质上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企业通过招聘展示自身形象与文化。而“露骨海报”的背后,是一种将低俗等同于“创新”、将博眼球等同于“营销”的扭曲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与高校所倡导的社会责任感、职业荣誉感背道而驰。
更令人担忧的是,此类招聘可能误导部分求职心切的学生。在就业压力较大的背景下,一些学生可能因缺乏社会经验而被这类“高薪”“轻松”的招聘宣传所迷惑,未能认清其背后的职业风险与道德陷阱。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不仅要帮助学生提升就业能力,更需强化职业价值观引导,增强学生识别和抵制不良招聘的能力。
这一事件也为所有高校敲响了警钟:校园招聘不能“来着不拒”,必须建立更为严格的准入和监管机制。首先,应完善入校招聘企业资质审核,建立“黑名单”制度,将存在不良记录的企业拒之门外。其次,加强招聘现场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置违规行为。再者,建立学生反馈机制,鼓励学生对不当招聘行为进行举报。
同时,企业也应认识到,校园招聘是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场合。吸引人才靠的是企业发展前景、企业文化与合理的薪酬体系,而非低俗营销。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学生成长需求,才是企业进入校园的正确姿态。
教育主管部门同样需要加强指导,明确校园招聘的底线要求,为高校审核招聘企业提供更为明确的依据和支持。只有当学校、企业、社会形成合力,才能构筑起健康的校园就业生态。
这起“露骨海报”事件虽已迅速处理,但其警示意义深远。校园不是流量至上的商业战场,招聘会更不是低俗营销的试验场。还校园招聘以清净,护学子前程以明灯,这需要各方共同守护。只有当每一次校园招聘都洋溢着对知识的尊重、对学子的关爱、对未来的责任,我们才能真正为青年一代铺就通往美好未来的康庄大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