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常吃花生能养生”,这颗小小的长生果,确实是营养宝库。但您可能不知道,再好的食物也有它的“脾气”。
记得去年秋天,邻居李大姐买了不少新花生,又正是大闸蟹肥美的季节。她图个新鲜,晚饭时一边吃盐水花生,一边品蟹。结果半夜又吐又泻,送到急诊才知道是急性肠胃炎。
今天,老刘就和大家认真聊聊花生的那些“死对头”。
1
花生本身是个“宝”,但得懂它的性味
中医认为,花生性平且味甘,入脾经与肺经,其主要功效为健脾养胃、润肺化痰
花生含有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实实在在是营养全面的佳品。
2
花生也有两个特点
第一个:它质地油润,且含脂肪较多,吃多了会使得消化更为吃力
第二个:蛋白质含量颇高,特定的搭配也许会影响营养吸收,或者使人感觉不适
3
花生的“对头”:这三种搭配要留心
第一种情形,花生与黄瓜、螃蟹这类寒凉之物搭配,易致拉肚子
这是常见且易被忽略的搭配误区,花生本身油润滑利,有“润肠”功效若与黄瓜、螃蟹、苦瓜这类性味寒凉的食物大量一同食用,对于脾胃虚寒、消化功能较弱之人,便是“寒上加滑”,极易引发腹痛、腹泻。
老刘告诉您:这就好像给原本动力不足的肠胃(脾胃虚寒),又添加了润滑油(花生的滑利)与冰块螃蟹的寒性),如此一来,消化功能必然“罢工”了。
若实在馋得想要进食,需搭配姜醋这类温性调料以中和寒性,并且绝不能吃太多
第二种:花生 + 高鞣酸食物(如柿子、浓茶)→ 影响消化,增加负担
花生含有诸多蛋白质,若与含鞣酸的柿子、浓茶以及一些未成熟的水果等一同食用,鞣酸会与蛋白质结合形成难以消化的沉淀物,这不仅使花生自身的营养价值降低,还会给肠胃增添负担,或许会出现肚子胀、身体不适的情况。
建议吃完花生后,最好间隔1到2个小时再喝浓茶或者吃柿子
第三种:花生 + 过于油腻的食物 → 加重脾胃负担
花生自身脂肪含量本就不高,若用大量油去炸,或是与肥肉、油炸食品一同食用,那就犹如“雪上加霜”,会极大地加重胰腺和胆囊的负担,尤其对于血脂不正常以及有胆道疾病的人而言,不利。
老刘解释道:“我们的脾胃如同一口锅,若一下子倒入过多油脂,这锅便糊了运转不顺畅,所以,老建议花生最好水煮或干炒着吃,勿油炸且勿与过多油腻食物同食
4
花生怎么吃才最健康
最佳吃法:水煮花生
水煮能化解花生的部分燥性,口感软糯,易于消化,最能保留营养。特别是表面那层红皮,有补血止血的功效,不要丢弃。
黄金搭档:
花生+红枣:协同补益脾胃,养血安神。
花生+粳米:一起熬粥,健脾养胃,适合脾胃虚弱的人。
适量为宜:
一般人每天一小把(约20-30克)足矣。正在腹泻、患有胆结石或痛风急性发作期的人,应暂时少吃或不吃。
今日互动
猜谜语(欢迎留言):花生红皮要不要剥掉?
A. 要剥,红皮涩口还影响口感
B. 随便,吃不吃都一样
C. 别剥!红皮能补血止血,是“药用部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