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离2025年中级经济师考试仅剩不足10天,许多考生陷入焦虑与迷茫:"知识点还没记完,现在做题还来得及吗?"其实,最后冲刺阶段的关键并非"学习新知识",而是"锁定核心考点、掌握应试技巧"。以下是一套分阶段提分策略,即使基础薄弱也能精准突破。
第一阶段(第1-6天):聚焦高频,查漏补缺
这一阶段的核心是"将80%的精力投入到能产出80%分数的知识点上"。中级经济师考试中,考点重复率高达40%-50%,盲目翻阅教材只会浪费宝贵时间。
每天安排3小时主攻高频考点:《经济基础》科目需重点攻克财政税收(分值占比20%以上)、宏观经济等章节;专业科目则聚焦核心模块,如人力资源的薪酬管理、工商管理的企业战略等。利用自己的笔记或机构整理的"考点速记手册",将GDP核算公式、边际成本定义等必背内容制成卡片,利用碎片时间反复记忆。
下午安排2小时进行近3年真题错题的复盘。将错题按"知识点盲区""粗心失误""题型陌生"进行分类标记。例如,多选题错选是否因为未遵循"宁少选勿错选"原则,还是因为对考点理解不透彻?前者需强化技巧,后者则立即翻阅教材对应段落,重点记忆核心结论,避免陷入细节纠结。

第二阶段(第7-9天):全真模拟,调整节奏
这3天必须进入"考试状态",避免因答题速度慢而影响成绩。中级经济师每科考试时间为1.5小时,需完成100多道题,平均每分钟需完成1道单选、每2分钟完成1道多选,答题速度至关重要。
每天上午9点准时开始全真模拟考试,使用近2年的完整真题,严格计时作答。考后重点复盘两点:
一是答题顺序,是否因将耗时的案例题放在前面而导致未完成试卷?建议按照单选→多选→案例题的顺序作答。
二是机考操作,登录中国人事考试网模拟系统,熟练题目标记、计算器调用等功能,避免因操作不熟练而丢分。
案例题具有"题眼隐含在材料中"的特点,例如金融专业的案例题,答案往往隐藏在"年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数据中。先圈划关键信息,再匹配选项,可大幅节省时间。
第三阶段(第10天):轻松复盘,调整状态
考前最后一天无需再做新题,否则遇到难题可能影响心态。上午安排1小时快速浏览高频错题本,重点复习"反复出错"的3-5个知识点,如易混淆的"需求曲线移动因素",可通过口诀强化记忆。
下午安排1小时再次熟悉机考流程,确认计算器使用方法、交卷步骤等,随后放下书本。晚上尽早休息,调整作息至考试节奏,例如考试上午8点半开始,现在可养成8点半进入学习状态的习惯。
匠匠考试小贴士:
考试时遇到陌生偏题立即标记,优先确保能拿到的分数;多选题不确定的选项坚决不选,错选一个整题不得分,风险太大。这10天无需追求"全面掌握",但需确保"会的全对,蒙的有依据"。按照这一节奏备考,通关并非难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