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服务国家农业高质量发展,广州大学刘宝辉教授团队积极开展大豆超密度“单产倍增”攻关前瞻性研究。该团队近日宣布,成功培育大豆新品种“东生89”以亩产386.35公斤的优异成绩实现高产突破,较我国大豆平均单产提升约2.9倍。
据介绍,回顾我国农业发展历程,虽然20世纪60年代的“绿色革命”实现了水稻、小麦等作物的单产跨越式增长,但大豆因籽粒着生于茎秆节部的独特株型,难以直接套用这一技术路径,导致其产量提升长期滞后。
针对这一难题,刘宝辉团队自2011年起,打破以单株产量为主的传统育种理念,提出通过群体提升大豆单产的策略,历经十余年攻关,创制了矮秆耐密植栽培大豆资源,克隆了调控大豆“绿色革命”基因rin1,成功培育出矮秆耐密植大豆新品种“东生89”,并构建配套超密植栽培技术体系,破解了制约大豆“绿色革命”的核心瓶颈,为通过超高密度种植大幅提升单产提供了突破性品种。
2025年10月3-5日,刘宝辉带领大豆团队,在黑龙江省北安市东胜乡的大豆超高密度770亩高产示范田开展实收测产工作。专家组严格遵循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标准,深入田间开展实收测产。
在770亩示范田里,广州大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耐密植大豆品种“东生89”的大豆植株紧凑、豆荚累累,远超常规种植模式下的大豆产量,获得了专家组的一致高度评价。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献龙指出,该品种是“非常理想的株型”;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表示,这能显著解决国家“卡脖子”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林鸿宣用“非常震撼”“是一个突破性的品种”来形容这一成果。专家鉴定意见指出“实现了大豆种植密度和单产大幅度跃升,研究成果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李文芳|卢嘉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