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堪称人体的核心动力源,一旦这台“泵机”的运转出现故障,全身器官的正常运作都会受到影响。当这个拳头大小的重要器官活力减退、“工作效率”下降时,身体各处便会陆续发出异常信号。不少人误以为心衰是老年人的专属疾病,实则不然,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因熬夜、高油盐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开始收到心脏发出的“健康预警”。临床中借助脑钠肽检测等医学手段,能尽早发现心衰风险,及时干预可显著改善病情发展。
01
心脏功能衰退会引发连锁反应
首先是肺部淤血的警报,当心脏泵血能力减弱,血液会在肺部血管内淤积,进而导致呼吸困难,患者平躺时症状会加剧,往往需要垫高枕头才能正常入睡,这在医学上被称为“端坐呼吸”,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急性左心衰发作时典型的粉红色泡沫样痰;其次是下肢水肿的困扰,血液循环受阻会使水分渗透到组织间隙,脚踝和小腿部位会像吸饱水的海绵,按压后会留下明显凹陷,且傍晚时分症状通常最为突出;此外,脑部供血供氧不足也是常见问题,心脏这台“动力泵”功率不足,处于血液循环末端的脑细胞会率先出现供血供氧不足,患者会表现出头晕、记忆力下降等症状,严重时甚至连简单的计算都变得困难。
![]()
02
心衰患者饮食管理是关键
控盐优先于控糖,每日食盐摄取量需控制在5克以内,大约是一啤酒瓶盖的量,同时要警惕隐形盐,挂面、饼干、酱料这类“藏盐大户”需格外警惕,日常调味可尝试用柠檬汁、香草等天然食材替代部分食盐;少食多餐为关键,建议将一日三餐拆分为5-6小餐,每餐吃到六成饱即可,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食物增加心脏负担,尤其要改掉“吃饱就躺”的不良习惯;优质蛋白需精心挑选,优先选择鱼肉、鸡胸肉等脂肪含量较低的白肉,每周食用2-3次深海鱼,以摄取Omega-3不饱和脂肪酸,红肉的摄入量应控制在每周500克以内,加工肉制品则应尽量避免。
![]()
03
容易被忽视的心衰养护建议
饮水讲究“少量多次”,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2000毫升,分8-10次饮用,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加重心脏负荷,可通过手机定时提醒,保证每小时适量饮水;水果食用也需要限量,每天摄入200-300克即可,优先选择钾含量相对适中的苹果、梨等水果,香蕉、橙子等高钾水果由于可能引发高钾血症,务必严格遵照医嘱食用;烹饪方式需注重健康,优先采用蒸、煮、炖等方式,减少煎、炸等高温烹饪,炒菜时采用热锅凉油的方法,油温控制在180℃以下,防止产生对身体有害的物质,这也与心衰患者低盐低脂的整体饮食要求相契合。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