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一起涉及网络主播的非婚生子女抚养纠纷作出终审判决。
经司法鉴定机构确认,拥有百万粉丝的短视频平台主播符某与举报人黄某的非婚生女存在生物学父女关系。
 ![]()
判决书显示,符某需自2024年4月起按月支付抚养费1100元,直至子女年满18周岁。
教育费用与医疗费用由双方均摊,该项判决维持了一审原判。法院同时撤销了关于产检费用的初审判决,指出该项诉求涉及案外人权益,需通过独立诉讼程序解决。7月29日,涉事主播的直播账号被平台永久封禁,封禁前该账号粉丝量维持在127万左右。
DNA鉴定报告显示,样本采集于2022年9月,检测采用21个基因座比对技术,亲子关系概率达99.9999%。符某承担了2400元鉴定费用,该笔款项已在判决生效后10个工作日内支付至检测机构。
法院在审理中查明,符某2021年至2023年间同时存在两段事实婚姻关系,其与前妻的离婚诉讼于2023年12月才经法院正式裁定,而黄某怀孕期间符某仍处于法定婚姻存续状态。
判决书中特别注明,抚养费标准参照贵州省2023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数据测算。
【当事人关系发展过程】
2021年8月,黄某通过短视频平台算法推荐首次接触符某的直播内容。当时符某直播间实时在线人数维持在80120人区间,主要直播内容为户外探险与父子日常生活
平台数据显示,黄某在三个月内共计打赏137次,累计金额达到28600元。
2021年11月,符某通过直播后台私信功能向黄某发送个人联系方式,双方转为微信通讯。聊天记录显示,符某在2021年12月明确向黄某表示自己处于"离异单身"状态。
2022年3月,黄某发现妊娠反应,同期通过其他粉丝获悉符某实际婚姻状况。
公安机关调取的证据表明,符某在此期间仍与前妻共同偿还房贷,且两人在2022年春节期间共同出席家庭聚会。
孕检报告显示,黄某于2022年4月确认怀孕8周,而符某在此后三个月内共计转账4200元用于产检。
2022年9月分娩当天,医院记录显示家属签字栏空缺,手术同意书由黄某本人签署。新生儿出生证明父亲信息栏为空白,该情况在2023年亲子鉴定完成后经法院裁定补登。
【经济纠纷与抚养权争议】
符某名下注册有3家文化传媒公司,企业信用公示系统显示其中两家公司2022年度报告参保人数均为0。其抖音账号近半年直播收入数据显示,平均每月礼物收益折合人民币47000元。
黄某提出的抚养费调增申请中列举了婴幼儿奶粉、尿不湿等日常开支的超市购物小票,合计每月基本消费额为2740元。符某在庭审中出示的银行流水显示,其每月需支付两名婚生子抚养费各2000元,并偿还价值98万元的保时捷Macan汽车贷款。
2023年7月,黄某向贵阳市云岩区人民法院提起抚养权诉讼,同时申请冻结符某名下15万元银行存款。财产保全裁定书显示,法院最终核准冻结金额为86000元,冻结期限12个月。符某在二审期间提出反诉要求获得每周两天的探视权,但未提交具体抚养计划。黄某代理律师当庭出示了符某在粉丝群中发布"孩子不是我的"等聊天记录,法院最终未支持探视权请求。平台封禁公告显示,符某账号因"违反社区公约第17条关于用户真实身份的规定"被永久关闭直播权限。
【争议性总结】
这起案件暴露出网络直播时代的新型社会关系困境:当虚拟打赏转化为现实亲密关系时,平台算法是否应当承担部分责任?司法判决确认了生物学父亲的法律义务,但未触及主播隐瞒婚姻状况的欺诈行为。抚养费标准依据的是省级平均数据,却未考量网红阶层的收入特殊性。更值得深思的是,封禁处理发生在司法判决之后,这是平台自律还是舆论压力的结果?当子女抚养沦为经济博弈的筹码时,法律文书上的数字能否真正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或许比案件本身更值得持续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