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中国科学的灿烂星河中
有一片独特的“星系”格外耀眼
他们来自潮汕平原
这片仅占全国陆地面积约千分之一的土地
竟走出了超过56位中外院士及大批著名学者
人才密度之高,堪称奇迹!
他们从韩江、榕江、练江走向世界
在数学、物理、医学、工程、人文
等领域开疆拓土
构筑起一个跨越国界的“潮籍院士星系”
何为“潮籍院士”?
本文将其定义为
出生地或籍贯属于
汕头、潮州、揭阳、汕尾四市的中外院士
潮汕人重视血脉根源
无论身在何处,根在潮汕即属“潮籍”
![]()
![]()
![]()
![]()
(图源:网络)
“院士”是国际学术界的最高荣誉称号。依据其学术荣誉与机构背景,本文将其分为以下三类:
- 中国两院院士,指当选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外籍)的学者;
- 海外院士,指当选中国两院之外的其他国家和港澳台等地区最高学术机构的院士(以自然科学为主);
- 人文社科类院士: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海外重要人文社科机构院士。(注:海外院士一般涵盖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两类,我国目前仅限于自然科学。为全面体现潮籍人文社科学者的成就,我们也纳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前者是中国社会科学最高学术荣誉,后者为国务院直属的权威文史机构。)
截至2025年9月1日,全球潮籍院士共56人
中国两院院士36人(含外籍)
覆盖理工医等多领域
海外院士13人
活跃于国际前沿学界
人文社科类院士7人
在哲学、经济、文学等领域贡献卓著
![]()
三类院士数量比例▲
(图源:中华潮汕高才会)
特别说明:
1.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两院并行为中国最高的学术机构,仅是研究领域不同,社科院最高学术称号为“学部委员”,类似于两院最高学术称号“院士”,故此处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列入。
2.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央文史研究馆是国务院直属的荣誉性文史研究机构,行政级别为副部级,故此处将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列入。
3.分类原则:分类互不重叠,一位学者仅根据其最高或最具代表性的荣誉归入一个类别。优先顺序为:两院院士 > 海外院士 >人文社科类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海外重要人文社科机构院士。
4.数据统计截止于2025年9月1日。因资料浩繁,应仍有部分国内、海外潮籍院士信息未被收录,欢迎补充。若在细节上有疏漏错误,敬请指正。
![]()
![]()
![]()
![]()
![]()
![]()
![]()
(图源:中华潮汕高才会)
![]()
![]()
![]()
(图源:中华潮汕高才会)
![]()
![]()
(图源:中华潮汕高才会)
![]()
![]()
![]()
![]()
(图源:中华潮汕高才会)
![]()
![]()
![]()
![]()
(图源:中华潮汕高才会)
![]()
![]()
(图源:中华潮汕高才会)
![]()
![]()
(图源:中华潮汕高才会)
![]()
![]()
![]()
![]()
(图源:中华潮汕高才会)
从国学泰斗饶宗颐到“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从数学家丘成桐到“无创产检之父”卢煜明
从食品工程权威孙大文到金融数学奠基人彭实戈
他们不仅在各自领域登顶学术之巅
更以潮汕人特有的坚韧、务实与家国情怀
在世界舞台上写下熠熠生辉的“潮汕印记”
星火不灭,智慧相传
这片土地仍在不断孕育新的科学与文化巨匠
如今的潮汕青年,正追随前辈的星光
在AI、生命科技、量子计算等新领域中
继续开疆拓土
他们是潮汕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的光芒!
作者:中华潮汕高才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