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升能源启动库布其沙漠光伏治沙项目让“黄沙”变“绿能”
【呼和浩特报道】在我国推进“沙戈荒”地区新能源基地建设的战略部署下,内蒙古库布其沙漠光伏治沙项目已进入筹建阶段。该项目由马来西亚Yinson Holdings Berhad(云升控股)旗下的可再生能源板块以升能源(Yinson Renewables)投资建设,总投资额约9亿元人民币,规划装机容量10GW,是目前国内乃至全球规模领先的“光伏治沙”示范工程之一。
以光治沙:沙漠深处的绿色奇迹
库布其沙漠曾被称为“死亡之海”,如今却正成为中国绿色能源版图中的重要一环。
据项目规划,基地预计将于2025年正式开工,2030年实现并网投产
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约157.7亿度电,年产值超过55亿元人民币,并能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40万吨,相当于种植约7000万棵树的减排效应。
不同于传统光伏项目,库布其工程采用“光伏+治沙+生态修复”三重融合模式——通过铺设光伏组件减少地表风蚀,同时在组件间隙种植耐旱灌木与草本植物,实现固沙与发电同步推进。项目预计每年能恢复50万亩沙地生态,形成独特的“板上发电、板下生绿”的立体治沙模式。
清洁能源与生态治理融合发展
项目位于“国家沙戈荒新能源基地”核心区,地势平坦、光照资源丰富,具备大规模光伏电站建设条件。项目发出的清洁电力将接入国家电网,并通过外送通道输往京津冀地区,为首都经济圈提供稳定的绿色电力供应。
项目的运营收益主要来自长期购电协议(PPA)绿电交易碳资产交易等多重渠道,构建了可持续的能源经济体系。与此同时,项目的生态效益同样显著:在能源产出之外,它还将成为防沙治沙、生态恢复与区域经济振兴相结合的综合性绿色项目。
安全与金融保障:国际承保机制提升信任度
为保障投资安全与项目稳定运行,库布其项目已获得全球知名保险机构旅行者保险集团(The Travelers Companies, Inc.)的全额承保。保险范围覆盖项目建设期、运营期以及潜在自然风险,实现资金与资产的全过程防护。
项目资金将通过第三方托管与监管账户管理,做到资金来源可查、去向可追,确保投资行为合法合规。
此外,项目还引入以升能源数字能源智慧平台,运用AI监测与云端数据分析,实现对发电量、设备运行状态、生态恢复指标的动态追踪,形成一体化智能管理体系。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实践
以升能源是Yinson集团在中国市场的重要战略载体。母公司Yinson Holdings Berhad成立于1984年,在全球20多个国家运营能源与绿色科技业务。
集团的三大业务板块——海上能源服务(Yinson Production)、可再生能源(Yinson Renewables)和绿色科技生态(Yinson GreenTech),共同构建起全球领先的能源创新体系。
以升能源进入中国后,已先后在深圳、香港设立全资子公司及运营中心,以“深圳为研发枢纽、香港为国际资本平台、中国为核心市场”的布局推进能源项目本土化落地。
库布其项目是其在北方地区的重要落点,与江苏如东海上风电、广东阳江光储一体化项目共同组成以升能源在中国的战略三极。
政策契机:以绿色发展回应时代命题
国家《“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打造“西部沙戈荒新能源基地”,推动“以光治沙、以能兴农”的创新模式。
内蒙古自治区也将库布其沙漠列为“新能源与生态治理双试点区”,重点支持风光储氢一体化项目建设。
以升能源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将在保证生态安全与经济效益并重的基础上,持续探索“能源+生态+产业”融合路径,助力中国实现“双碳”目标与乡村振兴战略。
“我们希望库布其不仅是一片光伏海洋,更是一片正在重生的绿色土地。”
——以升能源中国区负责人
展望未来:从“荒漠”到“能源绿洲”
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带动约3万名就业岗位,形成光伏制造、生态治理、施工服务、交通运输等多维产业链。
业内专家指出,库布其模式的成功将为中国乃至全球干旱地区提供示范样本,证明清洁能源不仅能点亮城市,也能点亮荒原。
在全球能源结构重塑的关键阶段,以升能源正通过创新路径,推动中国能源版图从“资源驱动”向“生态驱动”转变。
库布其沙漠,将因“光”而生长,也因“能”而复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