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本文仅在今日发布,谢绝转载
![]()
专栏作者|
赖清德宣称加速打造“台湾之盾”(T-Dome)防空系统后,台军方随即表示将于年底前提出“特别预算”。但是,关于“台湾之盾”的概念众说纷纭,是类似于美国的“金穹”计划,还是以色列的“铁穹”系统,连岛内军事专家都讲得自相矛盾。近期,民进党当局副领导人萧美琴亲自出马,对外媒介绍“台湾之盾”的来龙去脉及概念要点。
萧美琴不主管台岛安全事务,也非军事安全科班出身,此次接受加拿大广播公司(CBC)访问时大谈“台湾之盾”,显然是主动释放信息。
![]()
萧美琴接受采访
关于“台湾之盾”的概念
萧美琴称,“台湾之盾”,本质上是多层次安全防护网,涵盖全台湾的防空系统,也包括更精密的“侦攻一体”(sensor-to-shooter),除了整合不同系统,更导入了先进软件与新技术,打造一个“混合防御盾牌”。萧还特意提到,台湾与美国多年来一直就“不对称作战系统”进行了讨论,言外之意是该系统得到了美国的授意和支持。此前,赖清德也指出“台湾之盾”的三个特点:分层防御、高度感知、有效拦截。
关于“台湾之盾”的目的
萧美琴称,主要是“中国(大陆)在新兴军事科技上投入巨资”,给台湾造成了“艰巨挑战”。打造“台湾之盾”有两项目的,一是“让台湾人民安心”,二是“让全世界相信,维持台海和平至关重要”。萧美琴说,不能将和平视为理所当然,(大陆统一)时间表及相关讨论都取决于台湾自身的准备与实力。
另据台防务部门指出,“台湾之盾”的主要防护目标为关键基础设施、政军重要防护目标等。台防务部门官员黄文启20日表示,“台湾之盾”为多年期整体防控强化计划,涵盖之前已经执行的项目,以及后续要做的事项。未来目标是能“反飞弹、反飞机、反无人机”,相关武器系统都必须进入完整的指管整合系统,有效发挥不同空层的武器装备效能。
![]()
“爱国者”三型导弹系统已进驻台北松山机场
关于“台湾之盾”的投资策略
萧美琴称,预计明年防务预算将按照北约标准,达到GDP 3.32%。但这(“台湾之盾”)不只是一般支出,必须精准且有重点地运用新增的军费。台军方人士10月21日也通过台媒表示,“台湾之盾”所需经费超过3000亿新台币,除打造“台版金穹防空网”所需增购爱国者导弹、“整合战斗指挥系统”之外,还有增购“天弓三型”、采购“强弓”高空防空导弹以及增购美制NASAMS中低空防空导弹系统。
正在美国参加“美台防务工业会议”的台防务部门“副部长”钟树明透露,台已和美方研讨具体合作项目,希望美方全力协助整合台湾目前的防空系统。
据指出,台“中科院”已与美军工企业诺斯洛普‧格鲁曼(NG)签署合作备忘录,拟共同开发“整体作战指挥系统”(IBCS),其目的正是为了建构“整合自产与外购武器的防空系统”,将分层防御的各种反导装备有机联通起来。
![]()
顾立雄视导澎湖“天弓三型”防空连
赖清德想搭美“金穹”便车
由此可见,所谓“台湾之盾”可能类似于美国“金穹”计划的简配版——“金穹”架构包括四层防御系统,由海洋、陆地和太空的新技术组成,与“爱国者”和“萨德”等美国现有的导弹防御能力整合。台湾显然缺乏基于空间的传感器和拦截器,但寄望通过高额的对美采购,从“金穹”计划的推进中捞取一杯羹,将台湾自产与美制的防空反导武器进行智能化整合,重点提升地基高空、地基低空两个层次的防御能力。
赖清德对于“台湾之盾”的期待值其实也并不太高,所谓“为台湾编织保护生命财产安全的防护网”只是幌子,提升保护“台独”分裂势力和“台独”重要资产的效率才是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