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军方对俄罗斯能源基础设施发动打击,首次扰乱了西方石油巨头在海外的运营。10月21日,雪佛龙(Chevron)与壳牌(Shell)宣布,将缩减在哈萨克斯坦最大油气田之一——卡拉恰甘纳克(Karachaganak)油气田的产量。
![]()
该油气田位于哈萨克斯坦西北部,其产出的原料气需经管道跨境输送至俄罗斯奥伦堡(Orenburg)加工厂进行处理。但在10月20日,这座全球规模最大的加工厂之一遭乌克兰无人机袭击受损,哈萨克斯坦被迫中断了原料气输送。
随后在10月21日,哈萨克斯坦能源部长埃尔兰·阿克坚热诺夫(Erlan Akkenzhenov)表示,卡拉恰甘纳克油气田的油气凝析油产量已下降,每日减少8500-9000吨,约合6.68万桶。
![]()
据路透社报道,阿克坚热诺夫称,有望在三天内解除产量限制。他在阿斯塔纳(Astana)还表示,哈萨克斯坦暂停向奥伦堡加工厂输送天然气“将产生一定经济影响”,但同时强调国内燃料供应不会受到影响。
路透社援引行业消息人士的说法指出,10月20日该油气田的产量已降至每日2.5万至2.8万吨,低于通常的每日3.5万至3.55万吨水平。
能源行业期刊《上游》(Upstream)此前援引卡拉恰甘纳克油气田2024年运营数据报道,该油气田每产出1桶石油,会伴生约275立方米伴生气。该期刊指出,2024年该油气田的凝析油日产量为24万桶,伴生气产量因此达到241亿立方米(bcm),但由于缺乏加工设施,其中142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被回注油藏。
卡拉恰甘纳克油气田项目由国际财团——卡拉恰甘纳克石油运营公司(KPO)负责运营。该财团股权构成如下:雪佛龙持股18%,壳牌与埃尼(Eni)各持股29.25%,俄罗斯卢克石油(Lukoil)持股13.5%,剩余10%股权由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KazMunayGaz)持有。
![]()
《上游》的报道还提到,KPO方面称,2024年其通过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边境,向奥伦堡加工厂输送了约87亿立方米(bcm)原料气,这相当于每日向该俄罗斯加工厂输送约2380万立方米(mcm)原料气。
此次运营中断正值哈萨克斯坦政府试图稳定国内能源价格之际。由于乌克兰局势持续引发连锁反应,哈萨克斯坦9月通胀率已达12.9%,该国上周已对燃料及公用事业费率实施临时管控,以遏制通胀。
乌克兰军方证实,已对奥伦堡加工厂发动打击,同时还对俄罗斯萨马拉州(Samara region)的一座炼油厂实施了无人机袭击。自8月以来,乌克兰已加大此类打击力度,目标直指炼油厂及能源设施,旨在扰乱俄罗斯汽油供应,并减少可被用于支持其军事行动的资金收入。
今年2月,乌克兰曾对为里海管道财团(CPC)服务的一座输油泵站发动无人机袭击,导致俄罗斯新罗西斯克港(Novorossiysk port)的石油装船作业一度暂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