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中国突然官宣要独立运营,明说国内业务以后不再受荷兰政府管控,这消息一出来,不少人都犯嘀咕,前阵子荷兰那边又是冻结工厂运营,又是抢控制权,闹得满城风雨,怎么才过没多久就白忙一场?
![]()
其实这一事件的真正起因是在9月29日,当时美方正式发布“穿透规则”,明确将出口管制的触角延伸至被列入“实体清单”。
企业持股50%以上的子公司,这一针对性极强的规则,直接将已在2024年12月被列入清单的闻泰科技旗下核心资产,安世半导体,推向了风暴中心。
![]()
等一天后,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迅速跟进,引用1952年冷战时期的《商品供应法》,以“维护国家安全”和“防止关键技术外泄”为理由。
并突然下达部长令,冻结安世半导体及其全球30家分支机构未来一年的全部运营自主权,禁止任何资产处置、知识产权转让、业务调整及人员变动。
![]()
虽然荷兰方面虽坚称此举为“独立主权行为”,但从时间上与美国规则的高度同步,以及后续法庭文件曝光的美荷提前沟通记录来看。
荷兰这一操作分明就是在配合美国实行对华技术封锁。
![]()
而这场由政治操弄引发的危机,在10月1日迎来戏剧性升级。
安世半导体三位外籍高管突然联合向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提交紧急申请,直指公司“治理存在漏洞”。
![]()
可更令人震惊的是,法院得知后,未开庭审理便直接生效临时措施,暂停了闻泰科技创始人张学政在安世的所有董事职。
同时将闻泰旗下香港裕成控股持有的99%安世股权移交第三方托管,说实话,这种操作已经跟明强没什么区别了,这也导致事态愈发严重。
![]()
判决成立之后,闻泰科技随即发表强硬声明,痛斥荷兰政府与法院“以合规之名,行夺权之实”。
严重违反市场规则与契约精神,并宣布启动法律诉讼与外交维权双渠道。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迅速发声谴责,外交部也明确表态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滥用“国家安全”概念的歧视性做法。
![]()
更是在在10月14日,中国商务部正式宣布对安世半导体实施出口管制,禁止其在中国生产的相关芯片及零部件出口。
这一举措直击安世产业链命脉,作为全球领先的基础半导体供应商,安世70%的产能集中在中国。
其核心研发团队、原材料供应链及48%的全球营收均与中国市场深度绑定,中方的出口管制让荷兰总部瞬间陷入“空壳化”困境。
![]()
尽管这样,荷兰方面并没有选择收敛,反而是更加猖狂。
在10月16日,安世荷兰总部突然向中国区员工发出通知,以“合规审查”为由停发薪资、中断系统权限,试图通过行政高压控制中国区业务。
![]()
等到10月18日,安世中国便为旗下所有员工发布了公开信,表示“安世中国是依法独立运营的中国企业,必须遵守中国法律”。
强调法定代表人拥有完整运营决策权,员工有权拒绝任何未经中国法人批准的外部指令。
![]()
针对荷兰总部的薪资冻结威胁,安世中国承诺由中国主体全额承担工资、奖金及福利,并紧急拉通国内供应链,保障东莞等核心工厂的生产与客户供应。
10月19日,安世中国再次通过官方公众号强化立场,用详实的法律依据与运营事实,粉碎了荷兰总部试图混淆视听的企图。
![]()
这种反制很快就起了效果,由于安世半导体的芯片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领域,全球市场的占有率更是高达40%,是大众、宝马等欧洲车企的核心供应商。
在中国出口管制实施后,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便发布了紧急预警,称当前库存仅能维持数周,若供应持续中断,欧洲汽车产业将面临大规模停产。
在这内外压力之下,荷兰政府便有些坐不住了。
![]()
荷兰经济事务大臣文森特・卡雷曼斯公开表示,希望与中国就安世问题进行高层谈判,坦言“中国汽车制造商同样需要安世的芯片,荷中应共同解决问题”。
他透露荷兰外交官正全力斡旋,自己将在数日内与中方主管官员会面,“此事已上升至最高层级讨论”,甚至暗示愿意考虑取消相关限制措施。
这场由美国“芯片四方联盟”推动的对华“芯片铁幕”,在产业链规律与中方反制的双重作用下,正出现松动的迹象。
![]()
在这场围绕芯片控制权的较量中,没有真正的赢家,唯有尊重市场规律、坚持公平互利,才能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与安全。
而安世中国的独立运营实践,也为跨国企业在复杂国际环境下坚守合法权益,提供了宝贵的现实样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