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真是为中国“操碎了心”。
先是新加坡总统尚达曼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部发言,建议中国“不要走完全自给自足的路”。随后《联合早报》又称,美国可能还有一张“王牌”——把中国踢出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国际结算系统。
一个东南亚小国,为何频频对中国的战略路线“指点江山”?
![]()
新加坡总统尚达曼
10月,尚达曼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部发表演讲称,中国不应追求“完全自给自足”,应继续与美国、欧洲等科技体系互相依赖。
这话一出,舆论哗然,关键他还不是第一个这么说的。
新加坡国家发展部长徐芳达早在10月10日的新中论坛上就表态,面对关税问题,国家之间不应“你做初一,我做十五”,而是寻找合作机会。
听起来很中立,实则拉起了偏架。
![]()
徐芳达(左)
因为他们通篇只字未提,是谁先挑起了贸易战,又是谁在全球范围内对中国实施技术封锁、芯片禁运、投资限制。
而中国,只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择了技术自立、产业自主。
新加坡的“劝说”,更像是一种温和的施压,甚至是替美国传话。
![]()
尚达曼讲话后不久,新加坡《联合早报》突然又提出:美国可能还有“最后一招”——将中国金融机构踢出SWIFT系统。
SWIFT,即“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是全球银行间最主要的跨境支付通信平台。
说白了这就是个全球银行间的“微信群”,总部在比利时,但服务器在美国,董事会里也全是欧美的话事人。全球几乎所有的跨境汇款,都得通过这个系统发“电报”来确认。
要是被踢出这个群,就等于在国际金融世界里被“拉黑”了,收钱、付钱都成了大麻烦。
![]()
过去,美国曾两次动用这招,分别针对伊朗和俄罗斯,效果显著。
但这一次,目标是中国。
问题是,美国真敢这么做吗?
![]()
中国不是俄罗斯,不是伊朗,而是全球制造业的主引擎。
2024年,中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总量已超过G7国家总和。如果真的切断对中国的SWIFT接入,最先崩的不是中国,而是全球供应链。
美国企业每天都在依赖中国的原材料、零部件与商品。从消费电子到新能源,从医疗器械到汽车芯片,几乎无一例外。
更重要的是,中国早已开始未雨绸缪。
![]()
近年来,中国推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替代SWIFT,与俄罗斯、伊朗、阿联酋等多国完成本币结算机制,逐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虽然CIPS体量仍小,但其增长速度和战略意义正在快速凸显。
![]()
除了金融方面,新加坡的另一个焦虑,来自地理。
2025年9月22日,中国“伊斯坦布尔桥”号货轮从宁波出发,经北极东北航道驶向欧洲。
这条航线绕开了马六甲海峡,节省时间超过20天。
而马六甲是谁的地盘?新加坡。
新加坡控制马六甲南口,是东南亚最大转口港。中国70%以上的航运都要经过这里,新加坡靠此收中转费、赚航运钱、引全球投资。
北极航线一旦常态化,新加坡的航运地位将不再稳固。
![]()
10月3日,《联合早报》发文称该航道“危险、不环保、不可持续”,引述多家西方航运巨头“表态”,拒绝使用北极线。
但事实是,俄罗斯已经将开发北极航道提升为国家战略,并投入了巨额的真金白银。负责运营的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在2025年宣布,其新一代“领袖”级核动力破冰船的首舰“俄罗斯”号已经海试完毕,即将上岗。
这种破冰船能破开4米厚的冰层,理论上能保证北极航道全年通航。
![]()
不仅如此,俄罗斯还在沿途大规模升级港口(如摩尔曼斯克港)、建设救援中心和卫星导航网络,提供实时的冰情预报和护航服务。
最重要的是,这条航线90%贴近俄罗斯海岸,中俄合作保障了其地缘安全。
新加坡急了,不只是因为环保,更是因为北极线绕开了它。
航运是新加坡的根本命脉,一旦中国大船不再路过,后果可想而知。
![]()
新加坡一向标榜“中立”“均衡”,在中美之间保持灵活。
但这次,它没有批评美国率先加税,也没谴责美国封杀中国科技公司。它只是反复劝中国“不要搞自给自足”。
问题是,新加坡自己也是自给自足的积极倡导者。
![]()
在水资源方面,新加坡本地淡水资源供应率只有约40%,但政府大力发展“新生水”和“海水淡化”,目标是降低对马来西亚的依赖。
在食品领域,新加坡提出“30 by 30”计划,计划到2030年实现30%的粮食自给率。能源上,新加坡也在推动区域电网建设,增强本地能源安全。
说到底,它自己也怕被卡脖子,但却反对中国自给自足。
![]()
与新加坡的忧心忡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务实姿态。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就多次公开表示,“不认同强烈的反华情绪”,并强调中国是可靠的经济伙伴。由中国承建的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正在火热进行中。
印尼总统更是把雅万高铁的成功运营挂在嘴边,视为与中国合作的典范,还热情邀请中国企业去投资他们的新首都。
![]()
![]()
安瓦尔
这些东盟重要成员国的行动表明,他们更看重与中国合作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不愿意在中美之间简单地“选边站”。
这也反过来印证了,新加坡的焦虑,更多是源于自身,而非整个地区的普遍共识。
所以新加坡与其劝别人放弃“自保”,不如自己多想几条出路,或许才是更明智的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