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警官是咱们老百姓的‘家里人’,他和我们群众亲着呢!”群众口中的“家里人”就是仪征市公安局大仪派出所副所长兼第一警务区社区民警姚俊,扎根乡村15年,他用一张“巧嘴皮”,一套“调解经”和一颗赤子心,服务群众、守护平安。
![]()
“铁脚板”走出“平安路”
不久前,姚俊在村里走访时得知,村里有一位姓胡的老人,常年独居,生活较为困难。他立即前往探望,详细询问生活难题,随后,姚俊多方奔走协调相关部门,成功帮助胡大爷申请到补助,领到第一笔补助时胡大爷感动地老泪纵横:“姚警官是实实在在为我们百姓办事!”
这样的暖心场景是姚俊工作中的常态。2020年8月,姚俊调任至大仪派出所,他秉持着“人越走越亲,心越聊越近”的态度,迈开“铁脚板”走村入户,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民舍院落,都能看到他和群众促膝长谈的身影。
![]()
在一次次的认家门、唠家常、办实事的过程中,姚俊成为了乡亲口中的“家里人”,得到了大家真心的认可与支持:“姚所长做群众工作是公认的‘好手’。”今年以来,姚俊累计上门服务100余次,帮扶困难群众20余名。
“巧嘴皮”调出“和谐音”
“‘大姚警官’做的调解工作,我们心服口服。”今年8月,姚俊成功调解一起租赁纠纷,双方当事人发出感慨。这场租赁纠纷,因房屋院落使用权产生异议。一个月内,双方重复报警5次,民警多次调解都没能彻底化解。姚俊得知此事后,主动找到双方了解诉求,当事人老李一开始极不配合,姚俊便多次上门,并邀请乡贤等力量联合调解,他诚恳的态度和公平公正的处置,渐渐打动了老李,最终这场纠纷被成功化解。
![]()
在长期的基层矛盾调解工作中,姚俊总结出“四步工作法”,他还坚持“预防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激化前”,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解决,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姚俊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70余起。
赤子心守护“幸福家”
2021年3月,群众钱某遭遇冒充公检法诈骗,被诈骗分子远程“控制”,在某宾馆开房欲操作转账。姚俊接到预警后,果断排查辖区内多家宾馆,终于发现钱某入住地点,在其转账前成功劝阻,挽回了近10万元的损失。
扎根一线多年,姚俊坚持深耕“社区警务”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用行动诠释着“群众利益无小事”,他结合大仪辖区的45个网格和231个微网格,建立相应警格,深入推动“网格+警格”融合机制,他还以行政村划分建立微信群,打造出了适应乡村实情的“24小时不打烊”警务工作平台,将警务工作阵地延伸到了服务管理一线。
![]()
结合近年来各类电信网络诈骗多发高发的态势,姚俊坚持“群众在哪、宣传就在哪”的原则,结合不同节点、不同人群,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最接地气的方式,将反诈知识送到群众心里,牢牢守护群众的“钱袋子”。
![]()
姚俊经常说:“群众的事就是我的‘家里事’,不论大小都是‘头等大事’。”一声声“马上来”“交给我”是他一心为民的最好印证。群众一句句“我相信你”“幸好有你”,便是对他最好的回应。
来源:公安部新闻传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