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当大学生成为“临时父母”:一场关于陪伴的“外包”实验

0
分享至

新京报记者李冰洁编辑 陈晓舒 校对 柳宝庆

每到周三的傍晚,明薇都会准时按下北京市顺义区一户高档住宅的门铃。8岁女孩文彦就藏在门后,接下来的三个小时,她们将一起做手工、复习功课,或者仅仅是在卧室里聊天。

在这个被称为“家”的空间里,明薇的角色模糊而复杂——她是女孩家长付费聘请的老师,是陪玩的姐姐,有时,是不经意间被呼唤的“妈妈”。

在过去的一年里,明薇接触过8个这样的孩子。这些家庭有着相似的轮廓:父母事业繁忙,时间稀缺。家长们不仅希望陪读老师能够给孩子知识上的启蒙,同时希望能填满父母难以兼顾的时间。

在工作与家庭中艰难寻找平衡的家长们,将育儿“外包”给像明薇这样的大学生。这些大学生陪着孩子做作业、读绘本、学拼音、捉迷藏、出门玩耍,有时还需要在家中将孩子们哄睡。与注重课业辅导的家教不同,陪伴服务有更多情绪投入、更多情感交流。

而在家长们这边,问题被暂时解决了,但大部分母亲却并未感到安慰。最好的育儿应该是亲力亲为的,有受访者说,“我们做父母是失职的。”


▲2025年8月8日,山东青岛,小朋友们在志愿者的陪伴下做游戏、下围棋、阅读图书等活动,缓解辖区内职工家庭“带娃难”,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图源IC

“无痛当妈”

明薇与文彦的缘分始于2024年下半年。

彼时,明薇刚大学毕业不久,住在北京市顺义区,暂时没能找到工作。但很快她就发现,住在附近的家长们有不少育儿“外包”的需求:他们时间匮乏,渴望有人进入家庭承担一部分父母的工作,陪伴孩子,“德智体美各方面都要培养一下。”

虽然明薇之前连家教都没有做过,但早年间考了教师资格证,也喜欢孩子,看到那些在她辅导下被订正的作业本会有成就感,自认“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光是治愈的”。

第一次面试时,文彦的母亲开诚布公:她有自己的事业要忙,无法花太多时间陪孩子。明薇猜想,或许是自己展现出的语言表达能力、细致耐心的性格打动了对方,当然,还有她的外形——“她说想找个稍微好看一点的,因为谁带孩子,以后孩子就长得像谁。”

工作很快确定了下来,具体内容是:每周三上门一次,一次3个小时。这位年轻的母亲将明薇拉进一个工作群中——这个家庭里还有另外两位家庭老师负责更具体的课业辅导。而明薇的主要职责是统筹性的工作,她需要根据学校教学内容制定计划,承担起家校沟通的桥梁,并对女孩的性格养成进行一定的引导。

第一次和文彦见面,女孩因为害羞而躲在桌子下不肯露面。明薇想起孩子母亲的嘱咐,将孩子培养得开朗一些,“至少见人要打招呼。”

在明薇看来,文彦胆怯,对人慢热,甚至有些孤僻,常常自卑。这是明薇后来在一次次与文彦的相处中得出的结论。

她们会在周三傍晚一起做学校留下的手工作业,有时看女孩状态不好,她会带着女孩到附近走走。一个月后,女孩开始愿意向明薇吐露学校里的事。两个人关系更亲密后,明薇主动纠正了称呼:起初孩子叫她“老师”,她让孩子改为姐姐。

明薇很少再见到她的母亲。每周上门前,孩子的妈妈会在群里发送学校当周的学习内容,也会将学校老师的反馈传递给她:“孩子最近可能有自己的想法,要多和她交流一下;孩子最近上课总是开小差,你问问孩子是怎么了。”

明薇会每周撰写工作日志,记录当周内容与孩子情况,但鲜少收到家长有信息量的回复,多半是一句:“辛苦老师,孩子这块需要你费心。”

一次陪伴三小时收入仅三百元,但明薇不太在乎,“我很喜欢这个孩子,想要多陪陪她。”文彦羞用语言表达爱,但总会将学校里做的手工——黏土蛋糕、扭扭棒、手工本子——珍重地在她到来时展示。时不时地,文彦会轻轻牵住她的手。如果可以,明薇希望能陪伴文彦一辈子。

从去年年底至今,明薇接触过8个孩子。这些家庭的父母无不以事业为重,孩子们也大多内向。即使她对每个孩子都付出了十足的耐心,内心深处却始终萦绕着一个想法:如果是父母亲自来带,效果或许会更好。


▲社交媒体上,家长们在寻找陪读服务,大学生们在寻找兼职。某社交平台截图

大学生带娃

像明薇这类提供陪伴式服务的大学生,正成为大城市家庭教育生态中一个悄然兴起的群体。

延影22岁,今年9月来到北京读研后,她试着在社交平台上找一份提供陪伴服务的兼职。她曾做过更注重课业辅导的家教,但她还是更倾向于陪伴服务:跟孩子玩耍更轻松,也有更多情感交流。

此前在东北某省一座边境城市,她带过一个四年级女孩。家长工作太忙,孩子一个人在家。她理解家长找她的原因:“大学生比育儿嫂素质高,性价比高。”

刚接这个单子时,孩子的母亲并没有制定严苛的学习计划,“就是辅导作业,预习复习。” 延影从陪写作业开始,之后两人一起画画、玩耍。后来关系好了,延影发现,孩子会提前完成作业,只为和她多玩些时间。

到后来,母亲已对课业不再多问。延影会主动发送当天作业情况,但不提及陪伴孩子玩耍。不过延影想,家长对这些都是清楚的。

她说东北人“看破不说破”:“她知道你带着孩子玩,但不会明说,还是希望你以辅导为主,但实际上也愿意你陪着孩子玩。”

每天晚上,延影会从女孩的兴趣班接她下课,之后在家中常常待到9点多钟,将女孩哄睡。当她离开时,孩子的父母往往还没到家,“孩子妈妈在家里装有监控,有时候会看我们在家干什么。”

她几乎与那个女孩度过了整整一年的课后时光。她们在夜晚的街道溜达,周末去游乐场玩耍。延影常觉得女孩“可怜”:“虽说家庭条件好,但父母没办法给她太多陪伴,她有很多想法没人分享,只好跟我说。”

一年多来,延影只见过孩子妈妈两次。这对做生意的父母工作繁忙,母亲大多通过家中监控或孩子口中了解情况。

吴风23岁,在今年年初拿到研究生录取通知后,就在家乡华北某省省会城市找到一份接送孩子的工作。在这个准备升学的空当,她希望找一些轻松的兼职赚一些零花钱。熟人介绍,时薪80元,要求简单:每天把孩子从学校接回,辅导作业,之后陪玩一会儿,不要让孩子总看电视或手机。

吴风带着这个一年级小女孩拼乐高、做手工、画画、玩游戏,在楼下跑跑跳跳。两人后来关系亲近,女孩会把学校里发的零食悄悄带给吴风。

今年春天,在北京某高校读书的苹果接到一个幼升小的单子。一个打印店老板娘联系她,希望为孩子制定幼升小学习计划:读绘本,认识简单汉字,学习20以内加减法,掌握基本英语表达。

苹果就在打印店一角开始教学工作。说是上课,但五岁多孩子并不能完全理解这个大姐姐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她以为是这个姐姐过来陪她,一起学点东西,大部分时候,我们还是在玩游戏。”


▲今年秋天,延影来到北京读研后,又为自己找到了带孩子写作业的兼职。受访者供图

“不找一个帮手,我会崩溃”

选择将育儿“外包”的家长们面临着相似的困境:他们身处一二线城市,工作繁忙,长辈虽然能搭把手,但难以完全承担育儿责任,传统的育儿嫂在文化知识上稍有欠缺,孩子需要启蒙陪伴,大学生们有文化、有空闲,看起来是最好的选择。

陈砺不到40岁,就职于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孩子即将升入大班。工作日里,她陪伴孩子的时间只有早晨20分钟:每天七点半孩子起床到上学前。她几乎每晚都要在十点半之后才能下班,回到家时,孩子已睡着。

陈砺自称“小镇做题家”,在激烈的学业和工作竞争中胜出,跻身互联网大厂,拿到优越的待遇,在北京安家立足。但压力并未因此而停止,繁忙一直延续到孩子出生之后。

孩子由奶奶带大,现在,不到五周岁的孩子精力旺盛、好奇心蓬勃,奶奶不擅长学业教育。一方面,她希望有人带着孩子打发幼儿园放学后的时间;另一方面,她想请来大学生老师做幼小衔接,也能解答部分科学疑问。

她打听过,真正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家庭教师费用高,且更倾向于应试辅导。她的需求不在此,大多时候只需要老师来陪玩。

最终,她选择了离家较近的一所重点高校的男生。

陈砺没见过这个男生和孩子在一起的样子。男生来家里时,她还没下班。她准备了学习机,请大学生陪着孩子学习。她还买来英文绘本、俄罗斯方块。一次两小时,一小时知识输入性学习,剩下时间“爱干吗干吗”。

博士在读的沈未面临相似的情形。沈未的毕业论文截止日期就在当前,她几乎每晚熬夜到凌晨两三点,头发大把掉,学业令她焦头烂额。不找一个帮手,“我觉得我会崩溃。”

孩子常常没有玩伴,她觉得“太可怜了”。沈未伏案于桌前,孩子会缠着她玩捉迷藏,但她实在无法抽出太多时间陪孩子玩耍。他们都在高校求学工作,正是艰难的爬坡期。

能够将孩子接到身边抚养已经是她和丈夫尽到的最大努力。此前,快4岁的女儿被放在老家教养,女儿隔着屏幕对她唱幼儿园里学会的歌曲,“妈妈我爱你”,母女两人隔着视频流眼泪,那之后,一家人才终于团圆。

沈未最终选择雇用一位大学生“陪玩”。她定位清楚:大学生比较单纯,大小孩和小小孩或许能玩到一起去。她没有做任何硬性规定:出去玩、在家讲故事、玩拼图,“怎么样都可以,只要孩子高兴。”她在社交媒体发招募,迅速有几百人给她发私信。

家里很快来了一位大学生姐姐,看到孩子在大学生姐姐陪伴下心情愉悦,沈未觉得自己的愧疚感也没那么重了。

在一家科研单位工作的刘铭不到40岁,家中有三个孩子:老大7岁二年级,老二4岁读幼儿园,最小的刚2岁。为照顾孩子,她曾停工一年,之后返回职场。家里有奶奶帮忙照料,但奶奶岁数渐长,刘铭需要对家里大小事宜重新统筹安排。

养育这三个孩子过程中,刘铭聘请过育儿嫂,也请过住家阿姨和家庭教师,在育儿“外包”上做了许多努力,但一直未能给这个家庭找到最优解。

9月上旬,刘铭为最小的孩子请来一位大专毕业不久的女孩做陪伴师,聘用时间是每晚五点半至七点半。她希望将年事已高的奶奶从育儿中解放出来,女儿也能有人陪着画画、复习幼儿园里学到的英文。


▲今年上半年,一位家长找到苹果,希望她能为幼升小的孩子提供助力。受访者供图

“至少心理上是安慰了”

刘铭也想亲自陪孩子,但孩子太多,她实在抽不开身——每个傍晚,她需要带着两个大的孩子到羽毛球场,哥哥写作业,弟弟打羽毛球,周天,她为两个大孩子安排了6节网课,上网课能节约接送的时间成本,但她还是需要陪着写作业,阅读、练英语。往往半夜才能有自己的时间。

刘铭照顾孩子细致。在纸上画画,她担心灯光不足,又要考虑近距离用眼,干脆在家里安置了一块黑板一块白板。这些她都告诉来家里的陪读姐姐,要她也注意起来。孩子在玩玩具时,她希望能把古诗放出来,“主要也是为了磨磨耳朵。”

刘铭太清楚,真正好的教育一定是亲力亲为的,无论是奥数、英语启蒙还是阅读。她重视教育,也曾与教育专家沟通、关注教育博主,“一定是父母陪伴效果最好,但我们家实在人手不够,只好退而求其次,找外面的优质资源。”

尽管受访的母亲们强调,她们将大学生们请来的首要目的是“陪伴”,但其实更希望孩子能从大学生哥哥姐姐身上学习到更多课业知识。刘铭说,“如果只是为了看着孩子,我随便找个人,只要不出事就好。”

即便是最“佛系”的家长,也无法抵抗周围环境的影响,不“鸡娃”能行吗?不能连高中都不上吧?总要做些努力吧?她们在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和“要不还是提前学一学”之间反复摇摆。

苹果明白家长请她来的理由。她在北京一所985大学读书,家长认可她应试教育的经验,但更多地,“应该主要是缓解家长的焦虑。”

这种焦虑无时无刻不在蔓延。苹果听过家长拿自己孩子和别人家孩子比较:“人家已经可以开口说英语了,我家小孩还没有接触过。”

苹果在这个孩子身上感受到父母的无措,这对来自外地的父母没有精力照顾孩子,又受限于自己的文化水平,但身边人的孩子都在往前走,“他们只能求助于外界,能够让心里好受点。”

陈砺也有类似的感受,她自认是“佛系”的家长,只希望能在幼儿园阶段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但没办法不被周围的人影响。她看到,孩子幼儿园同学们的父母正各尽所能:有人换到教育资源更好的学区,有的上幼小衔接班,有的妈妈辞职在家全职带孩子做辅导。

“100以内的加减法要会吧,乘除我还不知道,多少个汉字我也还没搞太清楚,但一年级绝对不是从零开始的。”她目睹朋友圈里一个连续打卡一年多的孩子,年纪和她的小孩一样大,已经会读英文原版绘本了。

陈砺一开始以为,这种遥远的刺激不足以动摇她的初心,但很快刺激来到了眼前,在幼儿园群里,群主每周将老师讲的内容整理成文档,供家长学习:成语接龙、故事、简单汉字组词。陈砺一开始觉得自己孩子还小,跟不上无所谓。她甚至连学习文档都没打开过。但有一次她去幼儿园听课,发现别的孩子都能跟着背。从那以后,她也下载了文档,带孩子复习过几回。

陈砺一方面觉得孩子到了要学习的年龄,需要培养学习习惯,但另一方面,她担心过早进行知识性学习会伤害兴趣,应该以玩为主。犹豫中,她将时间安排为一小时玩一小时学。

她没有为上门的大学生安排过重任务:半年内学会拼音,英语每天学习20分钟。她对自己做好预期管理:“我们也没花那么大力气,别最后上不了高中就行。”

陈砺尚不知道请来的这位大学生究竟能多大程度解决孩子的问题,“效果还不是很显著,但我心理上是安慰了。”

家长们努力为育儿焦虑寻找出路,但即使做了那么多尝试,似乎又总会出现新问题。作为三个孩子的妈妈,刘铭已经感受过家教陪伴市场的混乱。她发现请来的要么是“小白兔”,要么是“老油条”。她希望有一个准绳来规范这个市场:“这的确是刚需,市场庞大,家长愿意出高价换取高质量的陪伴,但请来的老师,人品、德行、学识、能力都要匹配得上。”

她观察到,很多大学生本身也是孩子心态,不少人直接告诉她,就是为了赚几杯奶茶钱,干点什么总比干待着强,大学生家教陪伴流动性大,也不保证规律性。

即使找到了相对合适的陪伴师,刘铭也不敢提出太多要求,怕对方因约束过多“直接跑了”。她只要求陪读姐姐能告诉她每天的工作安排,孩子有什么变化能够及时沟通。她会提前准备好要读的绘本、玩具,以柔性的方式拿到想要的结果。

现在,她已经努力放平心态:“合则长久,不合就拜拜。对于一下子能干一年,我已经不抱希望了。”

“我觉得我们做父母有些失职”

即便暂时找到了解法,母亲们在采访中还是不断表达对孩子的愧疚,陈砺说,“我觉得我们做父母有些失职。”

沈未在家乡带着女儿到两岁多,才重新回来上班。但母女分隔的一年多里,女儿总是在视频里“眼泪吧嗒吧嗒流”。现在把女儿接到身边,工作日的白天,孩子被送到幼儿园,傍晚到家后,她把4小时时间留给女儿,到晚上10点之后再开始干活。

生活与工作难两全。陈砺自觉无法再找一份比目前薪资待遇更好的工作。她说,自己已快到互联网公司的“退休”年纪,趁还能赚到钱的时候多赚一些,等她真的从互联网公司“退休”,就有大把陪伴孩子的时间。

刘铭自认已为孩子做出巨大让步。她在老大出生后换了一份假期更多的工作,将大量精力用在育儿上,但时间仍不够用。她已觉得自己尽力了,“对孩子我一点都不愧疚,我愧疚的是我为了他们改变了自己的事业轨迹,从我事业的舒适区离开了。”

刘铭在工作中见过那些勤勉且做出成绩的前辈女性。年轻时,她们不必拿这么多时间操心孩子,一心扑在事业上,没人觉得需要为孩子额外牺牲什么,但孩子们也都成才了。但这是她见到的为数不多的事业与孩子教育双丰收的典型。她现在快40岁,没见到身边哪位同龄人能够复制前辈的路线:“我觉得一定要舍弃一部分的,因为人的精力就是有限的,即使我选择了很好的外部资源,也需要在前期做大量的统筹、沟通、协调工作。”

没生孩子前,刘铭看到姐姐为孩子报课外班、请辅导老师,接送孩子上下学苦恼时并不理解:“我们那时候也没有这些,你这样是不是太溺爱。”直到自己生孩子,刘铭发现,时代确实变了。

刘铭曾羡慕一个同事生孩子生得早,“之后有大把时间去忙自己的正经事。”但她现在不再这样想了:“无论什么时候生,你总有当下要面临的难题。”

刘铭也自我反思,能够滋生出陪伴师这个需求,“是不是还是我们太贪心了,既想要事业,又想让孩子有高质量的陪伴,所以一定要引入外部力量。”

大学生们也有着自己的困惑,长久的陪伴时常模糊了界限。有两次,文彦直接喊明薇“妈妈”,一次是兴奋地邀她去看自己的画作,一次是类似的忘情时刻。

明薇一开始以为是自己听错了,后来再一次听到,她确信耳朵里传来的声音的确是“妈妈”。她感受复杂,伤心、难过,也有一丝对孩子的怜悯。她从孩子口中得知,在所有家庭成员里,文彦最喜欢爷爷,其次是奶奶,“最不喜欢的就是妈妈”,连家里的阿姨都比妈妈更亲近。

“我可能比不上妈妈养的一条狗”,文彦曾看到,妈妈曾请假带狗打疫苗,却没有请假参加她的家长会。

明薇试图安抚文彦:“妈妈其实很爱你,不然她不会生下你。只是妈妈有自己的追求和爱好,放在你身上的时间没有那么多。”

女孩在她的安慰中流下眼泪。明薇感受到母女关系的变化:女孩开始看到妈妈回家时主动投怀送抱,妈妈也从一开始的些许躲闪到后来坦然接受。

延影和女孩之间的相处也并不总是愉快。她在老师、姐姐、朋友和服务者的身份间辗转腾挪,女孩会玩笑似的索要她的手机,但手机常常有去无还。为了将手机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女孩在屋子里跑来跑去,或钻进床底,不想被捉到。

延影不想太严格:“很严的话她会告状,也会不喜欢你。”延影不愿失去这份工作,到最后,她只好严肃地告诉孩子:“你再不把手机还给我,我会认真和你妈妈反馈,我明天就不会再来给你上课了。”

家长们都清楚,育儿“外包”只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但大多数人没有办法获得更优解。

吴风的雇主、一位忙于工作将接送孩子“外包”出去的妈妈在一个半月后给吴风结清了工资,不再聘用她了——这位妈妈调动了工作,这样能够早些下班,陪孩子度过每一个放学后的黄昏。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受访者为化名)

值班编辑 王丹妮 古丽

责任编辑:吴二鹏_NB28599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不到48小时,大陆同意郑丽文请求!民进党祸台十年,是时候做了结

不到48小时,大陆同意郑丽文请求!民进党祸台十年,是时候做了结

小影的娱乐
2025-10-31 14:45:29
0-1!豪门伦敦德比:9.2亿战舰惨遭5连斩 力助死敌7战6胜强势反弹

0-1!豪门伦敦德比:9.2亿战舰惨遭5连斩 力助死敌7战6胜强势反弹

狍子歪解体坛
2025-11-02 03:31:11
娱乐圈最大瓜来了!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文艺大神”的遮羞布

娱乐圈最大瓜来了!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文艺大神”的遮羞布

小娱乐悠悠
2025-11-01 14:51:19
90天倒闭230家,多地关店老板跑路,毛利高达60%的生意也扛不住了

90天倒闭230家,多地关店老板跑路,毛利高达60%的生意也扛不住了

泠泠说史
2025-10-24 15:44:20
台湾网友质疑:我们日子过得明明挺好,为什么还要回归?

台湾网友质疑:我们日子过得明明挺好,为什么还要回归?

扶苏聊历史
2025-10-30 13:39:37
章泽天瘦得惊人,烫了头发后更放飞自我,和杜海涛摆拍

章泽天瘦得惊人,烫了头发后更放飞自我,和杜海涛摆拍

乡野小珥
2025-10-26 06:59:35
WTT冠军赛:王艺迪6-2险被逆转!张本美和救3局点惜败,0-2落后!

WTT冠军赛:王艺迪6-2险被逆转!张本美和救3局点惜败,0-2落后!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5-11-02 04:11:53
这次东京的电影节,曾经的女王怎么变成了唯唯诺诺的样子呢?

这次东京的电影节,曾经的女王怎么变成了唯唯诺诺的样子呢?

柠檬有娱乐
2025-10-30 11:37:06
中美达成共识,德国最先坐不住,180度转弯,唯独荷兰沦为了笑话

中美达成共识,德国最先坐不住,180度转弯,唯独荷兰沦为了笑话

健身狂人
2025-11-02 01:45:20
世界首家5万亿美元公司大公子 黄仁勋儿子:帮老爸工作有时很辛苦

世界首家5万亿美元公司大公子 黄仁勋儿子:帮老爸工作有时很辛苦

阿纂看事
2025-11-01 16:33:31
这次放弃新加坡,选择在马来西亚谈判,完全是新加坡自己作妖作的

这次放弃新加坡,选择在马来西亚谈判,完全是新加坡自己作妖作的

我心纵横天地间
2025-11-01 20:49:52
荷兰再出昏招,想用晶圆卡脖子,反而为中企送来订单

荷兰再出昏招,想用晶圆卡脖子,反而为中企送来订单

粤语音乐喷泉
2025-11-01 03:25:57
唐嫣罗晋被曝离婚传闻后,恶心的一幕出现了,答案早已一目了然

唐嫣罗晋被曝离婚传闻后,恶心的一幕出现了,答案早已一目了然

老吴教育课堂
2025-11-01 14:50:25
绍兴已有学校临时停课!最新提醒

绍兴已有学校临时停课!最新提醒

鲁中晨报
2025-11-01 19:27:04
24GB+1TB!华为新机公布:11月18日,即将上市!

24GB+1TB!华为新机公布:11月18日,即将上市!

科技堡垒
2025-11-01 10:34:52
64岁的刘德华终于开始大大方方的公开自己和老婆朱丽倩的照片

64岁的刘德华终于开始大大方方的公开自己和老婆朱丽倩的照片

乡野小珥
2025-10-27 11:08:35
王家卫录音门事件不断发酵,大导演其实挺恶心,众多明星卷入其中

王家卫录音门事件不断发酵,大导演其实挺恶心,众多明星卷入其中

花哥扒娱乐
2025-11-01 20:51:32
热议泰州夺冠:点球明显练过;业余赛事已是中国足球重要部分

热议泰州夺冠:点球明显练过;业余赛事已是中国足球重要部分

懂球帝
2025-11-01 22:25:12
西部排名又乱了:开拓者创NBA奇迹,勇士收大礼,8队排名互换

西部排名又乱了:开拓者创NBA奇迹,勇士收大礼,8队排名互换

篮球大视野
2025-11-01 15:06:02
“上午立冬,冻死牛;下午立冬,暖烘烘”,2025年立冬是几点?

“上午立冬,冻死牛;下午立冬,暖烘烘”,2025年立冬是几点?

阿龙美食记
2025-10-30 09:52:04
2025-11-02 04:52:49
新京报 incentive-icons
新京报
好新闻,无止境
544813文章数 250518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大哥们怎么看人?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

汽车要闻

换新一口价11.98万 第三代蓝电E5 PLUS开启预售

态度原创

时尚
艺术
家居
房产
本地

伊姐周六热推:电视剧《树影迷宫》;电视剧《锦月令》......

艺术要闻

美貌与艺术的碰撞!9位摄影师,哪一位是你的菜?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房产要闻

实力破圈!这个豪宅交付,正在定义海口品质样本!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