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高官落马警示录:徐仲高案折射反腐无禁区
![]()
10月21日,苏州市纪委监委的一则通报引发舆论关注:张家港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二级巡视员徐仲高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审查调查。这位在张家港政坛深耕四十余年的正处级退休干部,成为江苏省纪委监委"打虎拍蝇"的最新战果,再次印证了反腐败斗争"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鲜明态度。
深耕地方的"老干部"终落马
翻开徐仲高的履历,堪称典型的地方成长型官员。1960年出生的他,自1980年参加工作起就扎根张家港,从技术岗位起步,历经副市长、市委常委、保税区领导、政协副主席等要职,2017年升任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官至正处级。值得注意的是,其仕途轨迹始终未离开张家港辖区,这种长期主政地方的特点,既可能积累丰富治理经验,也容易形成盘根错节的利益网络。2021年卸任后保留二级巡视员职级待遇,本应安心享受退休生活,却终究难逃党纪国法的审查。
退休不是"安全港"的深刻警示
徐仲高被查时已退休四年,这一细节极具震慑力。近年来,全国已有多起类似案例表明,退休不再是违纪违法官员的"护身符"。从中央到地方,纪检监察机关持续强化对退休干部的监督管理,彻底打破"退休即安全"的侥幸心理。特别是像徐仲高这样曾主政重要部门、掌握资源分配权力的领导干部,其任职期间的决策行为、经济往来都会纳入监督视野。这种"终身追责"机制,既是对腐败分子的强大震慑,更是对在任干部的深刻警示:任何以权谋私的行为,终将付出代价。
开发区领域成反腐重点
值得关注的是,徐仲高曾长期分管张家港保税区工作。作为对外开放前沿阵地,各类开发区往往集土地审批、项目建设、资金管理等大权于一体,极易成为权力寻租的重灾区。近年来,全国已有多名开发区官员落马,暴露出该领域在管理体制、监督机制方面的漏洞。徐仲高在保税区任职期间是否存在插手工程项目、利益输送等问题,有待纪检监察部门深入调查。但该案再次提醒,必须加强对开发区等特殊经济区域的权力制约,扎紧制度笼子。
地方政治生态治理任重道远
从副市长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仲高的违纪违法行为究竟始于何时?这个问题牵动着公众神经。根据反腐败斗争规律,腐败行为往往存在潜伏期和延续性,某些官员的堕落轨迹可能贯穿整个仕途。该案反映出,即便在长三角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基层政治生态净化仍面临挑战。如何破解"熟人社会"监督难题,防止形成利益共同体,是地方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课题。苏州市纪委监委此次跨出退休时间线查处徐仲高,彰显了净化政治生态的决心。
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现实印证
党的二十大以来,反腐败斗争持续向纵深推进。徐仲高案的出现,既说明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也表明纪检监察机关保持高压态势的坚定意志。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大背景下,任何不收敛不收手者都将受到严惩。该案也启示我们,反腐败不能止于个案查处,更需通过完善监督体系、加强廉政教育、推进制度建设,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
随着调查深入,徐仲高案更多细节将浮出水面。但无论案件如何发展,其警示意义已然凸显:党员干部必须时刻牢记权力来自人民,任何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行为,终究难逃纪法严惩。这起退休官员被查案件,既是反腐败斗争常态化的生动注脚,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过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