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在激荡的时代浪潮中,有这样一群如劲帆般昂扬的人,他们以汗为墨,不负热爱,是职场征途的开拓者,是青年奋斗的标杆。他们,用实干打破迷茫,用坚韧叩开机遇之门,不仅在自己的领域绽放光芒,更给无数正在求职路上跋涉的同学们,点亮了方向与希望。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本期就业先锋,解锁他们从逐梦到圆梦的宝贵密码!
校友简介
![]()
姓名:樊重一
班级:财务管理2203班
就业单位: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简历展示
![]()
![]()
采访纪实
01
Q:从校园走向职场,您认为自己身上最核心的支撑力来自校园里的哪些沉淀?
A:首先是在商学院团委办公室的校园实践经历,这段实践让我系统积累了公文撰写、活动统筹、跨部门沟通等核心能力,也让我对高校行政与学生服务的逻辑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在实践之外,我密切关注国家针对应届生就业的利好政策,比如基层就业补贴、企业吸纳应届生税收优惠等,以此明确自身就业优势与方向。与此同时,我还主动参与各类专业竞赛,像“大创赛”“财会杯”等,在团队协作中深化了专业知识的应用,也通过项目实战提升了问题解决与创新思维能力。
02
Q:实习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压力,您感受到的压力具体来源于哪些方面?您又是通过何种方式应对和化解的?
A:第一次实习有压力太正常不过,毕竟是零工作经验的全新尝试——找实习时屡屡碰壁,入职后又常因没法快速理解工作要求而焦虑,这些我都特别能感同身受。
后来我慢慢摸索出了缓解办法:找实习阶段,我会多渠道撒网,除了招聘APP,还会关注学校就业网、学长内推,增加机会;入职后遇到不懂的,不再硬扛,而是主动找前辈请教,把疑问拆成具体问题,例如“这个报表的格式要求具体是怎样的”,效率会更高;压力大的时候,就趁空余时间听听舒缓的音乐,让自己暂时从工作状态里抽离,调整好状态再继续。
03
Q:很多同学会困惑“学的专业知识用不上”,您在专业学习和求职衔接上,有没有避坑经验或实用技巧?
A:在专业学习上,我特别注重锚定“实操能力”提升,会重点投入会计账簿实操、Excel高阶应用这类能直接对接职场需求的课程——比如通过账簿实操熟练掌握记账、对账流程,用Excel练习数据透视表、函数嵌套,这些技能后来都成了找实习时的“加分项”。
找实习时,我也坚持“不脱离专业”的原则,优先选择与会计、财务相关的岗位。一方面能把课堂上学的理论落地,比如用账簿实操经验处理基础账务;另一方面,专业对口的实习能帮自己积累行业认知,避免走“学用脱节”的弯路,也为后续职业发展打下更扎实的基础。
04
Q:在日常工作中,您发现哪些额外的技能或知识对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最为关键?您是如何计划学习这些技能?
A:在工作中,做好本职是根基,但持续提升才能走得更稳——对会计财管领域来说,一方面要深耕专业,主动考取初级/中级会计职称、CPA等核心证书,这是夯实专业竞争力的关键;另一方面也不必局限于本领域,可根据兴趣或行业趋势,考取税务师、管理会计(CMA),甚至是跨领域的Python数据分析证书,既能拓展技能边界,也能增强职业抗风险能力,避免在单一赛道上陷入被动。
05
Q:很多大三的同学面临着就业、考研和考公三者之间的艰难抉择,对此,学长您是怎么抉择的?
A:我最终选择“考研+就业”双线准备,毕竟只押注一种方向,抗风险能力实在太弱。纠结过考公和考研,但这两年考公竞争肉眼可见地变难,报录比一路攀升,不确定性太高;而考研不仅能提升学历门槛,未来不管是进企业、考编还是继续深造,选择都会更宽,还能在研究生阶段接触新领域、开阔眼界。
这样双线并行,既能对冲单一选择的风险,也能根据后续进展灵活调整,心里更有底。
人生格言
追光的人,终会光芒万丈。
![]()
1
![]()
“华章已著承今昔,新途再启赴山海”。谨向樊重一同学致以诚挚谢意,其分享中所蕴含的奋斗智慧与人生洞见,如明灯引路,为我们带来深刻启迪与前行力量。回望过往,我们于求知之路上步履铿锵,以坚韧攻克难关,以积累沉淀素养,每一份付出都成为成长的基石;展望未来,前路纵有山海阻隔,亦藏有无尽机遇与可能,等待我们以理想为舵,以实干为桨,勇敢开拓。
(内容转载自商学院就业创业微信公众号)
西安财经大学商学院
排版:邹清博
责任编辑:邹清博
审核:袁嘉忆 李文瑞 杨岳
商学院商苑传媒新媒体中心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