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天,李革迎来了人生的巅峰。
他以525亿元身家登上《胡润全球富豪榜》,名列第314位。
他一手创办的药明康德,成为全球第三大CRO企业,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研发的力量。
就在外界赞叹这位医药巨头时,5月16日,一则讣告让整个行业安静下来:
药明康德联合创始人赵宁,因乳腺癌去世,终年57岁。
她不仅是李革的妻子,也是他的创业伙伴。
![]()
二十年来,他们并肩打造了一个影响全球的新药研发帝国,却没能阻止病魔带走她的生命。
这对最懂药的夫妻,完成了无数医药奇迹,却在命运面前,成了普通人。
01
1980年代中期的北大化学系,还是玻璃试管和气味混杂的实验室。
那时的李革,是个典型的理科男,成绩好、性格直,说话快人快语。
高考时他只填了北京大”四个字,被调剂进化学系,也没抱怨一句:“理化相通,搞明白原理就行。”
赵宁比他稳重,她做实验细致、记笔记整齐,是系里公认的学霸。
两人因为一起研究项目逐渐熟悉,常常在实验楼里待到深夜,讨论反应式、改数据。
他们的感情就是那样自然地生长起来的。
毕业后,两人双双考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继续读有机化学博士。
![]()
那是上世纪80年代末的留学潮,大家都向往去名校,但他们选了纽约,一个陌生又复杂的城市。
李革师从Clark Still教授,在组合化学领域做出了突破性成果,这种技术能加快药物分子的筛选,被认为是新药研发的“加速器”。
导师带着成果创办公司,李革成了科研总监,28岁就见证公司上市。
赵宁在惠氏、百时美施贵宝等药企任职,从研发一路做到管理。
两人事业稳定、收入优渥,按理说,那就是成功人生的样子。
可1999年,一次回国演讲,让他们的人生有了完全不同的方向。
02
那年李革回北大演讲,讲完后顺路去参观几家国内药企。
厂房不算小,机器也有,但他发现,国内几乎没有一家能真正研发原创药。
大多数企业靠仿制维生,技术和标准都受制于人。
那一幕让他心里不是滋味。
“我们有工厂、有工程师,但没有核心。”李革后来回忆说,“如果中国永远只能做代工,那太可惜了。”
于是,他萌生了回国创业的想法,要把“西药中国化”,让更多人用得起好药。
赵宁起初是反对的:“在美国好好的,回去做企业风险太大。”
但李革很坚定:“入世后外国药企会大规模进入中国。如果没人站出来做研发服务,中国药企连起跑的机会都没有。”
![]()
他们最终决定回国。
2000年,夫妻俩和几位老同学在无锡创办了药明康德。
办公室简陋到连像样的实验台都没有,墙上贴着一句标语:“让天下没有难做的药,难治的病。”
他们没想到,这句话后来真的成了公司信条。
创业头几年,药明康德过得异常艰难。
那时CRO(医药研发外包)在中国几乎没人听说。国内药企习惯自己做实验、仿制药,不愿花钱外包研发。
李革去推项目,常被拒绝。他只好转头去找国外药企。
第一单生意,来自他在美国的老东家Pharmacopeia。
那家公司的研发团队发现,中国的化学家效率高、成本低,药明康德能帮他们节省一半费用。
订单有了,团队信心也回来了,李革带着几十号人拼命干,客户一个接一个地增加。
![]()
赵宁回国后,专注于技术体系建设。
她带领团队按照欧美标准搭建实验平台,通过美国FDA、欧盟、中国三方认证。她常说:“只有做到国际标准,我们的服务才会被真正信任。”
这句话后来成了药明康德的底线。
2004年,公司营业额破亿,礼来、诺华、基因泰克等全球巨头相继成为客户。
2007年,药明康德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在美上市的CRO企业。那一天,华尔街媒体写道:“这是中国科学家的胜利。”
从那以后,公司进入快车道。2011年收购美国AppTec,2018年A股、港股两地上市。药明康德、药明生物、合全药业三家上市公司,总市值一度接近万亿。
李革的名字出现在富豪榜上,赵宁也入选“中国杰出商界女性”。
![]()
外界看他们,是医药行业最完美的科研夫妻档。
但鲜有人知道,赵宁的健康早已亮起红灯。
03
2003年,赵宁被确诊乳腺癌。那一年,公司刚刚走上正轨。
她选择隐瞒,化疗掉头发,她戴假发上班;身体虚弱,她让助理把会议时间排短一点;需要复查,她就在飞机上批文件。
她从不让员工看到她生病的样子。
有人劝她休息,她摇头:“公司还需要我。”
那时候,公司在准备国际认证,一旦耽误进度,整个计划都可能泡汤。她硬是撑下来了。
即便后来身体越来越差,她仍然负责技术体系、人力体系的建设。她还主导成立内部培训学院,被员工称为“药明的黄埔军校”。
![]()
在工作之外,她和李革一起做公益:出资捐建北大教育基金,支持希望小学建设,她很少公开露面,也不愿提自己的病情。
2023年3月,李革的名字再次上了热搜,《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他以525亿元身家排名第314位。
药明康德市值超千亿,合作遍布全球,新药研发服务能力位居世界前三。
可仅仅两个月后,赵宁的病情急转直下。
李革推掉所有会议,守在医院。
他请来国内外顶级医生,使用最新靶向药,甚至动用公司资源为她量身定制治疗方案。
但癌症的发展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2023年5月16日,赵宁在上海离世。
消息传出,整个医药圈沉默。
![]()
药明康德官方讣告里写道:“她以无私的奉献和卓越的专业精神,激励并影响了一代医药人。”
那一刻,李革终于明白,技术再先进、钱再多,都抵不过生命的无常。
赵宁去世后,李革的状态明显变了。
他不再频繁接受采访,也很少出现在公开论坛。
药明康德的运营依然稳健,但他本人变得更加低调。
有朋友说,他经常一个人待在办公室,看公司早年的照片。
他这一生,解决了无数制药上的难题,却没能解决生命最难的一题。
李革和赵宁的经历,其实折射了中国医药产业二十年的变化。
从仿制药为主,到建立CRO、CDMO体系,再到新药原创、全球服务,中国医药行业逐渐走上了国际舞台。
而药明康德,就是这场变革的代表。
他们让中国科学家的能力被世界看见,让“西药中国化”成为现实。
但也提醒人们医药的终极目标,不是利润和市值,而是让全体人类活的健康长寿。
![]()
赵宁生前曾说:“做药救人,是一件永远做不完的事。”
她用生命,证明了这句话的意义。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