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长城里社区的 “家门口幸福” | 五年答卷

0
分享至


今年正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收官之年。为深入挖掘并展现脱贫地区在五年过渡期间的有效做法和创新实践,农视网特别策划《五年答卷》专题报道。本期报道,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乡理乡亲》栏目记者走进山西大同长城里社区,这个曾陷“一人挣钱全家花”困境的搬迁社区,用五年实现从“稳得住”到“能致富” 的跨越——就业倍增、“家门口就业”兴起。背后的变化源于国家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东西部劳务协作政策落地,也离不开人社部派驻书记杨长明与干群的实干。


(长城里社区;摄影:申洪超)

2025年8月的清晨,山西大同天镇县的风里还带着几丝凉意,长城里社区的共富工坊却先热闹起来——窗台上的中国结流苏被风吹得轻轻晃,穿红马甲的居民围坐成圈,跟着老师念直播话术,偶尔有人举着手机录屏,笑声裹着 “这个词怎么说更顺口”的讨论飘出门外。

拐进居民楼,三楼张大姐家的客厅亮着暖光,她左手抱着刚睡醒的小孙子,右手捏着彩线穿针,茶几上摆着半成型的流苏挂饰,“等会儿接大孙女放学前,还能再做两个,不耽误看娃,还能挣零花钱。”

“万家乐移民新区”是山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之一,长城里社区就在其中。如今家家户户亮着的“就业灯”,藏着五年过渡期里最实在的温暖——从2023年到2025年,就业人数从865人涨到1520人,人均收入多了2000多元。而这一切的开始,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派驻的帮扶干部杨长明,想帮居民们圆一个“既能顾着家,又能挣着钱”的简单心愿。


初入社区:

过渡期里的“就业堵点”与政策锚点

2023年9月,杨长明从“杨处长”变身为驻村“杨书记”,进驻长城里社区。彼时,社区已在2019年依托“五个一批”易地搬迁工程完成入住,“两不愁三保障”政策全面落地,学校、医院、超市等公共服务一应俱全,但“稳增收”的核心诉求仍悬而未决。社区书记郁志鹏的一句话点破关键:“不少家庭是一人挣钱全家花,就业水平拖了后腿。”

作为人社系统派驻干部,杨长明深知过渡期“防返贫、促增收”的政策要求——国家明确将“就业帮扶”作为巩固脱贫成果的核心举措,尤其针对易地搬迁安置区,强调要 “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质量”。他起初信心满满,依托人社部门政策资源,联合企业办招聘会、协调外地岗位、招商引入两家企业,可“三把火”烧完,仅新增10个就业岗位,近乎零增长。“政策方向没错,可为啥落地没效果?”杨长明的困惑,指向了政策与群众需求的 “最后一公里”。


(杨长明向群众了解社区情况;摄影:申洪超)


摸清需求:

政策下沉破解“四不”困境

“要让政策管用,得先懂群众的‘放不下’。”杨长明带着工作队员逐户调研,终于摸清了“堵点”:社区常住居民中,老人、妇女、儿童占比超70%,多数家庭面临“放不下家务、撇不开家人、离不开家门、走不出家乡” 的困境——张大姐要接送孙子上学,没法去离家较远的工厂;李阿姨要照顾卧床老人,连半天离岗都难;王大爷身体不便,想干活却没合适门路。

这一发现,让杨长明重新锚定政策方向。国家在过渡期内强调“精准帮扶”,就业帮扶不能“一刀切”,必须贴合搬迁群众的“家庭责任”实际。他立刻向派出单位汇报,借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东西部劳务协作”政策,奔赴浙江义乌、东阳考察,目标很明确:找能让居民 “居家干、灵活干”的产业。为了对接订单,他跑了20多家企业,甚至有次洽谈至后半夜,终于拿下首批10万个中国结加工订单——这正是“产业帮扶政策”与群众需求结合的最佳切入点:技艺简单、无需重投资,在家就能操作,兼顾增收与顾家。


(杨长明到浙江义乌考察;图源:杨长明提供)


精准施策:

政策创新织密“就业网”

订单有了,新的问题又来:培训场地布置好,仅来了4位居民。杨长明没有气馁,而是从“政策服务适配性”入手,推出“三多”举措,让就业帮扶真正走进居民生活:

多办几期培训:避开居民接送孩子、买菜做饭的高峰,将培训拆成“碎片化课时”,上午9点到11点、下午2点到4点随来随学,用“小而频”代替“大而全”,积少成多吸引参与者。

多布几个场地:把“加工厂” 搬到社区门口,在3个居民楼片区设加工点,还将模具、线团送到行动不便的居民家中,落实 “贴身服务” 政策,让居民 “能在哪干就在哪干”。

多找几类订单:除了中国结,又对接流苏、书包缝制等不同难度的订单,按居民年龄、技能、时间灵活匹配—— 老人能做简单的穿线,年轻人可学复杂的刺绣,实现 “能干啥活就有啥活”。

杨长明还带头学编中国结,“大男人都能做”的消息传开,越来越多居民主动参与。他自费买剪线器、绕线盘等 “提速神器”,手把手教学;又借着“数字乡村”政策东风,带领居民搞直播带货,既拓宽销路,又吸引新订单。渐渐地,一个“1个共富工坊+1所公益课堂+N个家庭工作室”“居家散工+基地集群” 的就业网成型,“技能传授+来料加工+产品包销+直播带货”的帮扶新模式落地,居民实现了“炕头就业、楼洞增收”。


(杨长明给居民培训中国结编织技艺;摄影:申洪超)


振兴蝶变:

政策实效点亮“新生活”

就业活了,社区的变化不止于收入。

村容村貌更暖了:居民用增收的钱装点自家阳台,社区广场上多了休闲聊天的欢声笑语;共富工坊的玻璃门上,贴满了居民的“增收喜报”,成了社区的“风景线”。

文明乡风更浓了:曾经因“没活干”产生的闲言碎语少了,取而代之的是“谁编的中国结好”“谁直播卖得多”的良性比拼——居民们聚在工坊里交流技巧,谁家忙不过来,邻居会帮忙捎带加工材料。

精神面貌更足了:以前见人低头走的妇女,现在能自信地介绍自己的手工作品;以前觉得“搬迁后没奔头”的老人,现在会主动问“下次培训啥时候开”;甚至有外出务工的年轻人,看到家乡的变化后,选择回来加入直播团队。

2025年,长城里社区的就业格局已实现 “更充分、更高质量” 的目标,2846名居民中,留守妇女、老人及残疾人群体(占比约 65%)大多找到了合适的工作。杨长明说:“不是我做得好,是政策找对了方向,群众愿意跟着干——易地搬迁社区的振兴,关键是让政策接住群众的‘放不下’。”


“家门口”就业成果显著;摄影:申洪超)


记者手记


政策落地的“温度”,藏在“贴合民心”里

离开长城里社区时,共富工坊的直播还在进行,主播是曾经因照顾老人无法外出的居民李大姐,镜头前的她笑容灿烂:“在家编中国结,一个月能挣3000多,既能顾着家,又能挣钱,这政策真是暖到心坎里!”

这一刻忽然明白,过渡期里的乡村振兴,从来不是政策的“单向输出”,而是像杨长明这样的驻村干部,把国家“防返贫、促增收”的大政策,拆解成“送订单到家、送培训上门”的小举措——让政策贴着民心走,让搬迁群众从 “搬得出”真正走向“能致富”,让楼洞里的每一盏灯,都成为照亮民生希望的“增收引擎”。

长城里社区的故事,是过渡期内就业帮扶政策持续落地的缩影。当政策不再是“纸上条文”,而是能接住群众的“急难愁盼”,就能激活无数个“家门口”的振兴可能,让乡村振兴的底色更暖、底气更足。

记者 |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乡理乡亲》栏目 宋午

编辑 | 赵宁宁

主编 | 杨公元

监审 | 杨 巍

往期推介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科普信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儿子谈婚这天,女方带10人提8个要求,我回5句话,她当场摔杯

儿子谈婚这天,女方带10人提8个要求,我回5句话,她当场摔杯

悬案解密档案
2025-11-06 10:21:50
11月9日俄乌:乌克兰韧性十足

11月9日俄乌:乌克兰韧性十足

山河路口
2025-11-09 19:28:26
刘道玉在乎什么?

刘道玉在乎什么?

洞见财经
2025-11-09 15:12:16
乌克兰全黑了!核打击前最后警告,俄军发射13枚“全球禁止”导弹

乌克兰全黑了!核打击前最后警告,俄军发射13枚“全球禁止”导弹

史料布籍
2025-11-09 21:58:31
日系车败退中国:2.9L油耗击碎“省油神话”,00后为何不再买账?

日系车败退中国:2.9L油耗击碎“省油神话”,00后为何不再买账?

财经保探长
2025-09-11 22:20:43
何止福建舰,中国一次性服役了这么多牛夫人

何止福建舰,中国一次性服役了这么多牛夫人

超级学爸蛋总
2025-11-08 00:07:38
中国女导演曝漫威男星塌房真相:发不雅照、酒后发疯,还把她吓到锁门求生!

中国女导演曝漫威男星塌房真相:发不雅照、酒后发疯,还把她吓到锁门求生!

北美省钱快报
2025-11-08 08:03:44
美国前总统拜登通告全球:特朗普让国家蒙羞,罕见措辞引全球关注

美国前总统拜登通告全球:特朗普让国家蒙羞,罕见措辞引全球关注

现代小青青慕慕
2025-11-10 09:01:05
我在部队当了5年通讯兵,退伍发现村后头的信号塔每晚都准时闪3下

我在部队当了5年通讯兵,退伍发现村后头的信号塔每晚都准时闪3下

五元讲堂
2025-11-05 10:35:02
33枚金牌扎堆!辽宁承包全运首日看点

33枚金牌扎堆!辽宁承包全运首日看点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2025-11-10 09:03:03
四川中小学生迎来首个秋假,青城山-都江堰、黄龙、蜀南竹海等多个景区对孩子们免票

四川中小学生迎来首个秋假,青城山-都江堰、黄龙、蜀南竹海等多个景区对孩子们免票

红星新闻
2025-11-09 14:15:12
尹锡悦被控同军方合谋,试图“诱使朝鲜发动进攻”

尹锡悦被控同军方合谋,试图“诱使朝鲜发动进攻”

扬子晚报
2025-11-10 11:12:54
逆转勇士!德罗赞25+2,威少23+16+10再打下去,就是顶级大前锋了

逆转勇士!德罗赞25+2,威少23+16+10再打下去,就是顶级大前锋了

巴叔GO聊体育
2025-11-09 16:04:43
29岁苏阳阳不幸遇难,上山散心却因视频会议耗光电量,发生意外

29岁苏阳阳不幸遇难,上山散心却因视频会议耗光电量,发生意外

疯说时尚
2025-10-14 14:06:46
俄罗斯在乌克兰拼了命一点点硬啃、美欧快把其后院掏空了

俄罗斯在乌克兰拼了命一点点硬啃、美欧快把其后院掏空了

邵旭峰域
2025-11-09 11:19:56
泰州沉默了!最担心的事终究还是来了,“苏超冠军城”铺天盖地…

泰州沉默了!最担心的事终究还是来了,“苏超冠军城”铺天盖地…

火山诗话
2025-11-10 09:20:40
美军能打赢解放军吗?俄媒:两军差距巨大,除兵员其他全是劣势!

美军能打赢解放军吗?俄媒:两军差距巨大,除兵员其他全是劣势!

历来纵横
2025-11-09 14:14:22
俄媒:俄军即将攻占乌克兰“第三首都”!俄副总理自曝参战:用狙击步枪还击乌军!俄对乌发动大规模空袭

俄媒:俄军即将攻占乌克兰“第三首都”!俄副总理自曝参战:用狙击步枪还击乌军!俄对乌发动大规模空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8 22:55:11
全运冠军有多强?想夺冠比拿世界冠军还难!

全运冠军有多强?想夺冠比拿世界冠军还难!

扬子晚报
2025-11-09 19:14:22
每天这样趴3分钟,练完腰椎都好了,背挺直了,小肚子瘦了

每天这样趴3分钟,练完腰椎都好了,背挺直了,小肚子瘦了

瑜伽解剖学
2025-11-03 08:29:03
2025-11-10 11:51:00
农视网 incentive-icons
农视网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
20097文章数 5508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牛弹琴:特朗普宣布要发钱了 每个美国人至少2000美元

头条要闻

牛弹琴:特朗普宣布要发钱了 每个美国人至少2000美元

体育要闻

战绩崩盘!东契奇交易余震撕裂独行侠

娱乐要闻

郝蕾风波升级?

财经要闻

俄罗斯大幅加税 中国汽车出口骤降58%

科技要闻

存储芯片大厂涨价50%!华强北一天一个价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亲子
旅游
手机
房产
时尚

亲子要闻

最心酸的真相:这8件事正悄悄让孩子胆小、焦虑,你可能天天在做

旅游要闻

行进的海岸线丨渤海湾畔“渔旅融合” 小渔村启动蓝色新引擎

手机要闻

「鲜Phone画报」OPPO Reno15 Pro|轻系蝶结,闪耀星光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小黑靴”今年冬天又火了!这4组搭配照着搭就很时髦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