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以来学王羲之笔法的人很多,只要能得到“书圣”某一种风格,便可卓然成家。学界认为,真正得王羲之用笔精髓者有四个人,把他们各自风格组合在一起便是一整个“书圣”,这四个人就是米芾、赵孟頫、王铎和王宠:米得王之迅疾,赵得王之妍美,王铎得王之雄厚,王宠得王之萧散。
![]()
这几位中,天赋最高的当属王宠了。王宠,字履吉,号雅宜山人,明弘治七年(1494年)生于吴县(今江苏苏州)。其父王贞以开酒肆旅店发家,王宠常入店帮忙。这位“小伙计”自幼表现出惊人的天赋,书画落笔即会,他的老师蔡羽对其赞不绝口。
![]()
王宠初学宋元,后专以魏晋诸家为师,将王羲之、王献之、钟繇、张芝笔法尽数掌握,论用笔之古茂自然,文徵明、祝枝山也不及。何良俊点评他:“山之后,书法当以王雅宜为第一。盖其书本于大令,兼人品高旷,改神韵超逸,迥出诸人上。”
![]()
王宠五体皆能,以小楷、草书最为精妙,现藏于北京故宫的《草书李白诗册》是其经典之作,邱振中点评:“气息平和,干净利落,一丝不苟,笔势凝重洗练,笔画之间很少有连笔牵丝,字字独立,互不相连。综观此书作,典雅平淡,落落大方,草法严谨。”
![]()
此作为纸本册页,共11折、22页,每页纵约31厘米、横约17厘米,总长度超过3.8米,字径约2厘米,内容为李白诗作《玩月金陵城西孙楚酒楼,达曙歌吹,日晚乘醉》《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四首诗,总计300余字。
![]()
《李白诗册》写于戊子年(1528年)正月十六日,当时王宠35岁。此时他的草书笔法已然成熟,此作每一笔都潇洒自然、雅隽妍美,这才是“草圣”水准的书法。王宠善用中锋行笔,笔画如“锥画沙”般凝练。中部略粗,收笔处微作颤动,保留古朴质感。粗细变化幅度小,依赖笔速而非按压力度营造节奏。
![]()
字字独立但笔势连贯,笔尖提按轨迹在纸面形成呼应,避免了明草书常见的“缠绕油滑”。结字宽绰留白、欹侧生姿,横向扩展,通过上下空间的对比,营造“疏可走马”的呼吸感。字势多向右上倾斜,通过局部笔画的反向支撑实现平衡,形成“斜而不倒”的张力。
![]()
多使用淡墨,笔画边缘略带渗化,展现纸墨相发的润感,这种淡墨运用不同于董其昌的“淡宕虚灵”,更接近文徵明的“清劲秀雅”。偶见枯笔增强节奏感,枯笔与前文润笔形成对比,随书写自然产生。
![]()
王宠这部草书笔法精准丰富,结字灵巧生动,墨色枯润得宜,气韵更是生动脱俗,堪为学习草书的上佳范本。
![]()
而今,我们将此作进行了博物馆级的超高清1:1复制,并添加释文一一对应,便于您临摹和欣赏。如果您感兴趣,请点击下方链接一观!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