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网络借贷已成为许多人解决资金需求的重要渠道。并非所有网贷都遵循同样的法律规则。
![]()
有一类网贷明确被划入民间借贷范畴,其利率受到严格限制——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LPR四倍的利息部分,法律不予保护。
一、如何认定网贷是民间借贷?
要理解网贷的性质,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民间借贷。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
所以判断网贷是否属于民间借贷,关键就在于出借主体的性质。
如果出借人是持牌的银行或消费金融公司,则属于金融借款;而如果出借人是自然人、普通企业(比如科技公司、咨询公司)或非法人组织,则通常会被认定为民间借贷。
请注意,法律对民间借贷设有严格的利率上限。根据规定,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也就是说,对于实质属于民间借贷的网络借款,法院保护的上限为合同成立时的LPR的四倍。
![]()
比如目前最新的LPR为3%,那么这类网贷的利率受保护的上限就是12%
这一规定体现了《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禁止高利放贷”的原则,为民间借贷利率设置了不可逾越的法律红线。
二、这类网贷属于民间借贷
在五花八门的网络借贷中,有一类明确被划入民间借贷范畴,那就是个人与个人之间通过网络借贷平台达成的借贷关系。
2025年,海南琼海法院年发布了一个典型案例:
2022年12月,原告甲通过“借贷宝”平台向被告乙借款,并通过微信转款38900元作为借款本金。
借款期限届满后,甲向乙偿还了借款本金及利息共计73600元,但甲认为乙收取的利息超过了法定标准,于是向法院起诉要求退还多收取的利息34700元。
法院在审理此案时明确认定,甲和乙之间的法律关系为自然人之间的民间借贷关系。而法律规定的利率上限为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合同签订时4倍LPR为14.6%),被告乙其从原告甲处收取的利息已经超过法定标准,超出部分应予退还。
最终,在法院的协调下,在被告乙向原告甲退回了多收取的利息2万多元后,原告甲申请了撤诉!
![]()
这一案例清晰地表明,即便通过网络贷款平台形成的个人之间的借贷关系,同样受民间借贷法律规则的约束,并非法外之地。
三、遭遇高息网贷如何维权?
面对超过法定利率上限的网贷,借款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首先,核实借款类型及利率约定。查看借款合同,明确自己的借款属于民间借贷还是金融机构贷款。如果确实为民间借贷,再找出签订合同时LPR的数值,进而计算出合法的利率。
其次,与出借方协商沟通。如果确认存在超过LPR四倍的利息,可主动与出借方沟通,说明相关法律规定,尝试协商按照合法利率偿还本息。并保留相关证据材料。妥善保存借款合同、转账凭证、还款记录等所有相关证据。
![]()
如果协商无果,借款人可以参考上面琼海法院的案例,通过诉讼的方式要求出借人退还超额利息,还可以向借贷平台申诉,或向金融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结语
作为借款人,需要了解网贷的法律性质,掌握LPR四倍的利率红线。这既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武器,也是避免陷入法律纠纷的盾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