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走前那句话,后来人每次翻三国,心里总得咯噔一下,什么“此人不除,东吴必危”,大家一边看孙权拍着胸脯说“我自己有数”,一边想着几十年后东吴差点让刘备给打没了,眼看就要亡国,活脱脱就是一本历史版的“战略失误教科书”。
![]()
周瑜到底有多厉害,三国演义里头,诸葛亮又是草船借箭又是火烧赤壁的,小说写得是真热闹,可史书上不讲这套,赤壁这仗,从谋划到联军,再到选地形用火攻,全是周瑜的主意,诸葛亮那会儿就是刘备身边一个参谋,过来谈合作的,陈寿写史书干脆就把赤壁这场仗直接记在了周瑜的传记里,刘备在里头就是个外援。
![]()
周瑜不是那种只会带兵打仗的,他既能排兵布阵,也能定国安邦,别人还在打天下,他已经在画蓝图了,孙策临走前那句,外面的事搞不定就问周瑜,家里的事搞不定就问张昭,东吴直接成了“双核驱动”,对外战略周瑜管,内部治理张昭办,孙策那份信任,就是把周瑜当成合伙人,整个三国就这么一例。
![]()
刘备没给诸葛亮这么大的权,曹操更不可能,孙策走了,孙权刚上位那几年,撑起整个江东的其实还是周瑜,不管孙权后来怎么夸自己,要是没周瑜那几场硬仗,他根本坐不稳江山。
《三国志·吴书》里写得清清楚楚,周瑜临终前跟孙权说,刘备这人,不是能一起平定天下的主,话说的很白,就是刘备迟早要反水,得趁早处理,周瑜是第一个看穿刘备那身“老好人”外衣的。
![]()
什么装穷联盟,借地盘,稳住脚跟,然后翻脸,这套路他全看明白了,他劝孙权趁着刘备还没拿下益州,赶紧动手,那时候曹操刚退兵,天下大乱,谁抢到益州谁就有了底牌,孙权犹豫了,结果就是刘备借了荆州,又拿了益州,三分天下的格局就这么定了下来。
![]()
这个刘备,“必危之人”不是说他会直接过来打你,而是他能挤压你,拖垮你,榨干你,最后让你自己不费吹灰之力就崩盘,孙权也不是没脑子,他算盘打得很精,觉得刘备有野心正好,可以帮他挡着曹操,自己好慢慢发育,他以为能坐收渔翁之利,可三国那是拳击场,不上场也得挨拳。
![]()
周瑜那套计划,用联姻把刘备诓到东吴,软禁起来,遥控指挥,再顺势拿下益州,荆州益州全到手,就能跟曹操掰手腕,后来的历史证明,这方案一点毛病没有,刘备立国就靠这两块地,没这两块地他连饭都没得吃,孙权犹豫了,总觉得留着刘备,迟早被曹操收拾,这就是不敢承担风险。
![]()
后果就摆在那儿,东吴差一点就让刘备给灭了,刘备表面上讲义气,骨子里是个机会主义者,赤壁之后一下子从一无所有变成了蜀中王,荆州借了就不还,每次孙权派人要地,刘备就笑着拖延,“再借一阵子”,这一阵子就是七年,等他拿下益州后直接就变了脸。
![]()
孙权没办法只能撕破脸,刘备还反过来怼他,你敢动荆州,我就打你,等到关羽发动樊城之战,刘备已经把曹魏和东吴全当成了对手,孙权看势头不对,偷袭杀了关羽,本以为事情了结了,刘备不认账,倾全国之力发动夷陵之战,那一年东吴差点就没了,刘备被陆逊一把火烧了连营四百里,东吴的元气基本耗尽。
![]()
孙权刚自立为帝,国库空虚,兵力分散,要是刘备身体再好点,陆逊稍微有点失误,三国格局可能就只剩两家,没东吴什么事了,后来孙权每次回忆起这事,都说后悔没早点用周瑜的计策,这算是他少有的几次认错。
![]()
周瑜三十六岁就走了,你细算一下,诸葛亮活了五十四,司马懿活了七十三,周瑜少活的这二十多年,恰恰就是东吴衰败的二十年,赤壁之后要是周瑜还在,拿下益州根本没刘备什么机会,荆州益州都归了东吴,天下就变成了魏吴对决,孙权有周瑜这根顶梁柱撑着,东吴就不容易被磨穿,周瑜在内部还能压住张昭。
![]()
鲁肃那批文臣,那会儿的东吴不是“内耗型”,是真能打,周瑜一死,内斗马上就开始了,鲁肃,吕蒙,陆逊轮番上来补漏洞,一直补到孙权晚年,东吴还是在勉强维持,那不是人的问题,是战略出了问题,东吴从那之后就彻底没了进攻性,只剩下守着江东过日子的心态,一个只想防守的国家,早晚要被动挨打。
![]()
看着周瑜刘备这些人斗来斗去,最后占便宜的其实是司马懿,蜀汉折腾了曹魏几十年,把魏国搞得上层奢靡下层空虚,东吴又跟蜀汉互相消耗,没精力北上,整个天下就成了司马懿眼里的肥肉,司马懿这人可怕的不是智商,是耐心,他能熬死曹魏三代人,周瑜如果没早走,蜀汉早就灭了,东吴就能全力北上,司马懿根本没机会潜伏那么久。
![]()
周瑜一死,刘备称帝,刘备称帝,曹魏稳固,曹魏稳固,司马懿才腾出时间来夺权,老话说得没错,周瑜之死,是三国最大的转折点。
![]()
孙权最大的毛病,就是太迷信平衡,太不敢破局,总想着当那个左右逢源的第三方,不愿意赌一把去做那个掌局人,这股劲儿就像后来的南宋,怕打金国,又怕惹蒙古,一路退让一路丢地,周瑜看的是“先取荆益,再图中原”,孙权想的是“先保江东,再看局势”,差别就这两句话,周瑜看的是天下,孙权只盯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格局决定了国运。
![]()
三国最后的结局,司马懿赢了天下,有人说,是东吴输掉了时机,刘备搅乱了棋局,司马懿有耐心,但真正能改写结局的只有周瑜,那个人年轻,能谋能打能管,要是再活十年,整个中国的格局早就变了,有时候一个人走了,不只是一个生命的消失,是一个国家丢了那股“敢于破局”的锐气。
![]()
周瑜走了,东吴只剩下算盘,刘备死了,蜀汉只剩下回忆,曹操死了,魏国只剩下权谋,三个国家最后都死在了算计里,历史的讽刺就在这里,人人都知道“此人不除,东吴必危”,又都想着,等他再强一点再动手,结果真等到他强了,什么都晚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