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美国交通部突然抛出一纸命令,要求中国航空公司在两天内做出选择:停止在飞往美国的航班中使用俄罗斯领空,否则将面临制裁。
这份拟议命令声称要"弥合中美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差距",但给出的回应时间却只有短短48小时。
这个突如其来的提议,让数千名已经购票的旅客面临航班大调整的风险,也让整个中美民航业陷入了震荡。
![]()
航线选择
事件的根源可以追溯到 2022 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的领空博弈。当时美国率先禁止俄罗斯航班飞越本国领空,俄罗斯随即实施反制,同样对美国航司关闭领空。
这一举措直接改变了中美航线的运营格局,航空数据分析机构测算显示,避开俄罗斯领空飞行时,航程将多耗时 1.5 至 2 小时,燃料成本上升 10% 至 20% 左右。
中国航司因未被俄罗斯列入禁飞名单,始终能使用经过俄罗斯的 “北方通道”,这种运营优势让美国航司耿耿于怀,相关诉求持续了近三年。
![]()
航线选择背后藏着航空运营的专业逻辑。地球是球体形态,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是 “大圆航线”,即通过两点与地心形成平面切割地球表面的弧线。
以深圳飞纽约的返程航班为例,顺着大圆航线飞行需经过中国、蒙古、俄罗斯,再从北极圈附近进入加拿大境内,这条路线能最大限度缩短航程。
但受万米高空西风带影响,去程航班通常会选择经台湾、日本、阿留申群岛的路线,借助风力节省时间与燃油,因此去程基本不涉及俄罗斯领空争议。
![]()
真正的矛盾集中在返程,逆西风飞行时,大圆航线成为唯一经济选择,一旦失去俄罗斯领空使用权,航班就得绕道北大西洋或中东,飞行时间将从原本的 13 小时延长至 15.5 小时以上,极端情况下甚至逼近 19 小时。
这样的超长航程对机型提出了严苛要求,目前仅有波音 787 和空客 A350 的长航程版本能够执飞,且需要逼近设计飞行上限,不仅安全性冗余降低,还得减少载客量以搭载更多燃油。
![]()
新加坡航空曾为运营类似航线,特意取消经济舱仅保留高端舱位,而中国航司的机队结构中,符合此类超远航程要求的机型数量不足,根本无法支撑常态化运营。
截至 2025 年 9 月,中美之间每周航班总数量达 826 班次,航线总数 21 条,中国航司承运占比超五成,禁令一旦落地,半数以上的航班将面临停飞或大幅调整。
![]()
旅客困境,航企反击
禁令阴影下,旅客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10 月 12 日起,多家航司陆续向已购票旅客发送行程变更通知,原本的直飞航班被拆分。
从香港、深圳、广州等地前往美国东部的旅客,需先转机至韩国首尔或日本东京,再飞往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或旧金山,最后换乘国内航班抵达目的地,全程转机次数最多达三次,行程耗时从 15 小时延长至 30 小时以上。
![]()
有旅客在社交平台晒出机票变更记录,原本 10 月 18 日北京直飞纽约的航班被调整为 “北京 - 首尔 - 洛杉矶 - 纽约” 的中转方案,且三段航程分属不同航空公司,行李需多次重新托运,退改费用也需自行承担。
截至 10 月 15 日,仅中国国际航空一家就收到超过 2000 条旅客投诉,航司客服电话接通率不足 15%。
面对突发政策,七家中国航司迅速联手反击。中国国际航空、东方航空、南方航空、海南航空、四川航空、厦门航空及北京首都航空共同签署联名信,于 10 月 11 日提交至美国交通部,直指美方程序违规。
![]()
根据 1980 年签署的《中美民用航空运输协定》,涉及航权调整的法规需提前 60 天公布,为航空公司预留充分应对时间,而此次美方仅给出 48 小时回应期,明显违背协定核心条款。东方航空在单独提交的回复中直接援引协定原文:“任何一方均可随时就本协议提出协商请求。
此类磋商应尽早开始,最迟不得晚于另一方收到请求后的 60 天,除非双方另有约定。” 国航、川航等企业则同步附上运营数据,说明航线调整将导致的经济损失与旅客权益损害,共同要求美方给予 60 天宽限期。
![]()
行业连锁反应
行业层面的连锁反应持续发酵。美国航空、达美航空等企业虽此前抱怨竞争不公,但也公开表示担忧供应链波动,中美航线承运的旅客中,有 30% 是商务人士,频繁转机可能导致他们转向跨太平洋的其他交通方式。
美国旅游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 年中美旅游往来贡献了超 120 亿美元的经济收益,其中航空运输环节占比达 40%,禁令实施可能让这一市场规模缩水 30%。
更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公众的反对声音不断升温,在白宫网站的公众意见征集页面,短短三天内就收到超过 1.5 万条反对留言,不少美国民众表示 “不应让旅客为政策博弈买单”。
![]()
10 月 15 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此事,明确指出美方对中国航空公司运营施加限制,不利于两国人员往来,也损害自身利益,特别提到美国公众已提出大量反对意见。
同日,美国交通部在官网更新公告,宣布将意见征集期延长至 10 月 25 日,但未明确是否接受 60 天宽限期的诉求。
知情人士透露,美方曾私下接触中方航司,提出 “以增加航班班次换取领空妥协” 的方案,即把中国赴美航班从目前每周 8 个班次增加到 12 班次,条件是放弃俄罗斯领空使用权,这一提议未得到中方回应。
![]()
结语
目前事件仍处于意见征集阶段,美国交通部表示最快可能在 11 月正式实施禁令,但中国航司的法律抗辩已让局势出现变数。
多家航司已启动应急预案,一方面持续与美方沟通,另一方面着手调整 11 月后的航班计划,优先保障高端舱位旅客的直飞需求,同时与日韩及美国本土航司协商中转联运方案,尽量降低对旅客的影响。
航空业分析师指出,程序合规性是美方此次政策的最大软肋,在注重 “程序正义” 的美国法律体系下,中国航司的抗辩有望争取到更有利的应对时间与空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