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秋粮收获关键期,连日“秋淋”天气导致土壤偏湿,给谷物收割带来不利影响。为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榆林市榆阳区水稻收割工作已陆续展开,农民抢抓晴好间隙忙碌抢收,全力守护秋粮丰收成果。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鱼河镇郑家沟村水稻种植
在鱼河镇郑家沟村村民王海波的百亩水稻田里,连片金黄的稻穗在秋风中低垂摇曳,沉甸甸的谷粒透着饱满。田间机械轰鸣,两台水稻收割机来回穿梭,切割、脱粒、秸秆粉碎一气呵成,机收过后只留下整齐的稻茬。脱粒后的稻谷随即被装入等候一旁的运粮车,满载着新粮的车辆驶向烘干点,确保稻谷及时干燥、加工成米。
![]()
种植户王海波查看水稻长势
“我这片土地之前是盐碱地,通过政府的治理后变成了高标准农田。我们今年承包了190多亩用来种植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省了很多的时间和人力。这两天天气转晴,立即叫收割机来抢收,然后运往烘干厂进行烘干,后期也能直接在超市销售。”鱼河镇郑家沟村村民王海波说。
![]()
种植户们了解水稻收割机运作过程
今年,鱼河镇郑家沟村共种植水稻2100亩,亩产预计1200斤以上,从播种、管护到收获全程实现机械化作业。受连日降温降雨影响,土壤湿度大,人工收割效率低、成本高,机械化作业的优势愈发凸显,农户们与农机手默契配合,紧盯降雨间歇期进行抢收。同时,村里的粮食烘干设备全天候运转,加快稻谷干燥进程,为秋粮颗粒归仓筑牢“最后一道防线”。
![]()
脱粒后的稻谷被装入运粮车
![]()
水稻收割机来回穿梭在田间
“我们合作社目前有2台收割机、8台拖拉机、3台播种机,为周边村子进行社会化服务。每天收割水稻40亩左右,一亩地收农户70块钱,农机中心给我们每亩补贴25块钱,这样下来既提高了效率,也降低了人工成本。”榆阳区鱼建平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鱼建平说。
![]()
成片金黄的稻穗
“近期持续降雨,给我区水稻、玉米秋收带来压力。榆阳区农业农村局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全力保障‘三秋’农业生产顺利推进。我们组织多支农机应急队,分片奔赴田间地头抢收作物,最大程度避免作物倒伏、霉变导致的损失,同时紧急调度10余台移动式烘干机,及时脱水烘晒,解决晾晒难题。此外,还及时落实机收作业专项补贴,切实减轻农户成本负担,把灾害影响降到最低,稳稳保住群众的‘粮袋子’。”榆阳区农业机械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杨战锋说。
原标题:聚焦榆阳“丰”景 | 榆阳区:稻浪翻金抢收忙 机械隆隆保归仓
来源:榆阳宣传公众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