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2月,不少中老年人的手机里弹出个央视直播间,不少网友感到很奇怪。
![]()
只见《新闻联播》主持人李梓萌穿着标志性西装,背景是酷似央视的演播室,正一脸认真地推荐深海多烯鱼油,只要有头晕头痛、手麻脚麻都管用,央视给你们把关,绝对靠谱!"
短短几天就吸了88万粉丝,不少人一次性囤了半年的量,可谁能想到,这竟是一场AI导演的骗局。
![]()
这事儿得从2025年2月的一通举报电话说起。
北京的张阿姨吃了买的“鱼油”后不仅没缓解头晕,反而闹了肚子,她拿着产品去问医生,才发现包装上的执行标准竟是糖果类。
![]()
说白了就是普通硬糖,压根没有任何治疗功效,跟她有同样遭遇的还有几十位消费者,大家联合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就在李梓萌二十多年的口碑要毁于一旦时,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管局的调查结果炸了锅:直播间里的"李梓萌"是AI合成的!
![]()
专业的办案人员一查直播间就发现了蹊跷:视频里的李梓萌看着眼熟,但眨眼轨迹不自然,说话时口型和声音差了0.3秒,脸上的光影也透着一股电脑合成的僵硬感。
原来这是骗子从网上扒了她大量新闻视频,用AI提取面部特征、声音语调,拼出了一个数字人,连背景都仿得一模一样。
![]()
而真正的李梓萌,那段时间正泡在档案馆准备新节目,连直播软件都没下载过。
而且真实的李梓萌在央视干了二十年,光是易错字手册就记了三千多个词,突发直播两千字稿子都能零失误播报,哪会犯这种不专业的错?
果然,鉴定结果出来了:这就是不法分子用 AI 技术截取她的新闻片段,换脸加克隆声纹伪造的影像。
![]()
更气人的是骗子的套路,他们不光仿冒形象,还在直播间摆上适合头晕头痛人群的展板,编造同事都在推荐的谎言,把成本几块钱的糖果卖到上百元。
有网友扒出,这个账号开播当天就卖了上万单,不少老人都是冲着央视主持人的信任下单的。
就像刘阿姨说的:“孩子们忙,哪有空教我辨真假?电视上熟面孔说话,总不能骗咱们吧?”
直到6月,北京海淀区市场监管局正式通报:这是北京查处的首例AI虚假广告案,涉事公司违反《广告法》,已被行政处罚,直播间和商品链接全线下架。
![]()
李梓萌团队也赶紧发声明澄清,说从来没推荐过任何保健品,还教给大家去央视官网查正规合作信息。
说到这里,很多人好奇这些骗子为什么会盯上主持人李梓萌呢?原来在AI伪造广告骗局里,骗子选目标跟猎人找猎物一样精准。
![]()
他们认为这个人得有足够的信任筹码,还得能精准戳中受众的心理。
李梓萌能成为他们的首要目标,根本不是随机碰运气,而是她身上的特质几乎踩中了骗局所需的所有关键点。
![]()
1977年出生的李梓萌,打小就长在播音世家的氛围里,父亲是清华学霸,家里早早就有了电视机,别的孩子追动画片时,她已经对着新闻联播模仿主持腔了。
小学时被语文老师发现语言天赋后,她就成了学校的万能主持人,朗诵、唱歌、广播室念稿样样拿手,连《三字经》都能背得滚瓜烂熟。
这份热爱让她19岁就以辽宁省专业课第一的成绩考进北京广播学院,毕业前拿到央视实习名额,从此扎进了新闻行业。
![]()
23岁正式入职央视后,李梓萌从《新闻早8点》的早间档熬起,五年磨一剑,29岁终于站上《新闻联播》的主播台,成了这档王牌节目史上最年轻的播音员之一。
![]()
为了撑起国脸的庄重感,她常年戴着假发上镜;为了减少口误,把易错字手册贴在化妆间镜子上反复记,连倪萍都调侃她工资扣得快买不起房。
![]()
最让人佩服的是2020年那次突发状况:直播前10秒送来2000多字紧急稿件,她8分钟零失误播报,还不忘抬头与观众眼神交流,这份专业度直接圈粉无数。
![]()
如今48岁的她,在央视待了快20年,从《国际时讯》到《朝闻天下》,再到阅兵盛典的现场解说,出勤率始终名列前茅,成了观众眼里的“劳模主持人”。
![]()
所以这对骗子来说,李梓萌最大的价值是 “央视标签” 自带的公信力。
事件冲上热搜后,网友的讨论炸了锅。有人替李梓萌抱不平:“兢兢业业一辈子,凭啥被当成赚钱工具?”
![]()
还有人吐槽自己的经历:“前阵子刷到迪丽热巴卖口红,越看越不对劲,原来也是换脸的!”
更戳心的是一位网友的留言:“骗子骗的根本不是钱,是我们对熟面孔的信任。
![]()
正当大家以为这只是个例的时候,其实骗子早就把AI黑手伸向了更多名人,而且套路一个比一个狠。
奥运冠军全红婵也遭了殃,2025年4月,网上全是"婵宝推荐土鸡蛋"的视频。
![]()
AI合成的稚嫩声音说:我吃了训练更有力气,骗子还把P的合影印在包装上,4.7万件鸡蛋很快卖光,直到全红婵哥哥发声才戳穿骗局。
![]()
演员靳东更是被坑了好几年,从2020年开始,无数AI靳东在短视频平台对中老年女性嘘寒问暖,诱导打赏,有老人差点贷款200万追星。
这事闹到央视播报,靳东父母气得差点犯心脏病。正因如此,2025年两会他专门提了AI数字平台立法的议案。
![]()
网友们越看越心惊:"现在连真人出镜都不可信了?"" 技术再好也不能当骗钱工具啊!"
好在李梓萌案成了北京首例AI仿冒带货处罚的标志性案例,骗子被依法严惩。
![]()
案件结了,但留下的问题更值得琢磨,李梓萌的数字分身被封了,可只要有利可图,还会有下一个被代言的公众人物,这次是卖糖果,下次说不定就是假疫苗、假理财。
技术本身没错,错的是把技术变成骗钱工具的人,更是跟不上技术的防范意识。
![]()
就像网友说的:“以后看直播别光认脸,先看看有没有AI标识,凡是说包治百病的,再熟的脸也别信。”
毕竟,能被AI克隆的是面孔,不该被偷走的是信任。而守住这份信任,既要靠法律的重拳,更要靠我们每个人的警惕心。
![]()
大家对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吧!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